在临沂客户端

生态蒙阴·镇街新闻 | 野店镇:运用“听证+调解”模式 化解信访积案和疑难矛盾纠纷

临沂日报 2025-07-08 阅读次数: 6211

 在临沂客户端讯 “听证+调解”是化解信访矛盾的一项创新举措,搭建起一个平等对话、多方参与的平台,在调解过程中创新引入听证程序,把矛盾化解于基层,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蒙阴县野店镇把“听证+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的新手段,就信访难题公开会诊,让群众公开发声,让社会代表各抒己见,让政策法律专家释法普法,把信访难题和疑难矛盾纠纷展示在阳光之下,共商共研共解,推进问题解决。通过实行“听证+调解”制度,事实越讲越清,道理越辩越明,办法越议越实,既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也增强了政府公信力,收到了积极的政治效果、良好的社会效果。按照“会前明诉求、会上讲政策、律师讲利害、困难讲帮扶、事后必回访”五步工作法,破解疑难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化解的“中梗阻”。2022年以来,召开信访听证会20余次,妥善化解19件,化解率达到95%。

一、会前明诉求,精准锁定问题症结。野店镇以“案结事了”为目标,对需要解决的疑难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由工作区、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法庭等单位组成工作组,认真了解群众信访诉求,找准问题的症结,研究确定解决方案,召集律师、专家会审研判,精准锁定问题切入点。工作组采取访、听、查、谈等方式,开展现场调查、取证,全面系统梳理信访人诉求的当年原始记录、政策情况、决定情况等,全面掌握事实证据,公正客观梳理案情,提高案件信息完整度。

 二、会上讲政策,纾解群众心结。以“事要解决”为方向,组建一支20余人的听证评议专家队伍,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组成听证团队,镇领导班子成员列席参加,搭建多方参与、平等对话的平台,避免了跨部门、跨区域、跨时段造成的信息不全面问题。探索“听证员+调解员”模式,扩大参会人员范围,邀请信访当事人亲属及其所在村居党员群众旁听,确保信访评议事项“大家评、大家议、接地气”。发挥听证主持作用,保障信访当事人在听证中的各项权利,注重从不同角度为信访群众分析形势、讲解政策、纾解心结,把信访群众的思想认识引导到依法依规处理问题的正确轨道上来。2023年3月,野店镇坪安村张某,反映二十二年前县林业局让其栽种苗木,苗木款一直没有支付的问题,听证会上,责任单位和信访人“当面锣、对面鼓”地举证质证,听证员入情入理地评判,张某心服口服,最后在息诉罢访承诺书上满意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至此,一起二十多年的信访积案得到化解。两年来,野店镇先后开展政策宣讲80余次,推动化解案件10余起、6人放弃了不合理信访诉求。

  三、律师讲利害,以案释法。以“三官一师”下沉基层活动为依托,协同公安、法院、司法行政等部门和律师团队,抽调精干力量成立普法宣讲团,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靶向施策“一案一普法”,释法说理“到家”,解决问题“到位”,规范信访工作秩序,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通过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将化解纠纷矛盾的法律法规讲清楚、说明白,引导信访群众依法依规理性表达诉求,有效遏制无理缠访、闹访等违法行为。坚持调解优先原则,从“情、理、法”和“劝、解、帮”的角度出发,对听证会上同意调解和解的,发挥综治中心调解资源优势,明确专门调解队伍负责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将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促进信访事项当事双方握手言和、事心双解。

 四、困难讲帮扶,疏导化心结。以“三到位一处理”为原则,对听证会形成的评议意见,设立台账、分类管理,能处理的立即落实到位,不能处理的明确解决时限。同时,对伤残、失业等生活确有困难的信访群众,积极帮助申请法律援助,协调村、人社等有关单位研究制定帮扶救助方案,对生活确实有困难的群众做好帮扶救助,以真心暖民心,让信访群众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变信访为信任。通过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五、事后回访,推动“事心双结”。汇集野店镇领导班子成员、责任单位、相关部门以及律师、心理咨询师、人民调解员、村党员干部、网格员、“五老”人员等多方力量,以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为抓手,主动上门和信访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说事拉呱”,疏通群众的心理“症结”,解开思想疙瘩,实现信访终结。

通讯员:包西祥

( 频道编辑: 丁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