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

在临沂网评丨尼山,一抔黄土长出千年文明的参天树

临沂日报 2025-07-09 阅读次数: 5560

 

编者按:在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在临沂”客户端品牌栏目“在临沂网评全方位集纳、展示全市优秀网络评论作品,剖析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全市范围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生态圈,传播临沂好声音,汇聚临沂正能量。 

山东曲阜城东三十里,一座海拔不过340米的山丘在此静立千年,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于此,尼山之名由此刻入中华文明基因。时隔2500余年的今天,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此召开,这座山丘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它不仅是孔子的诞生地,更是东方智慧喷涌的泉眼,是儒家精神不灭的灯塔,是一抔黄土长出千年文明的参天树!

 一抔黄土:文明种子的原初温床

尼山北依泰山余脉,南临泗水,西望运河,东接沂蒙,这里的黄土并不特殊,特殊的是这片土地孕育的思想。孔子诞生于此,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文明演进的必然,这里的黄土见证了“颜母井”边孝道的传承,承载了“尼山书院”里朗朗的读书声,浸润了“克己复礼”的修身智慧。中国文化之根深植于孔子以前的上古文明,而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传承精神,使这抔黄土成为文明种子的最佳温床。

今日的尼山论坛,埃及考古学家与AI工程师共论水文明智慧,非洲学者与齐鲁乡贤同论家庭伦理。这种对话不是简单的文明拼盘,而是如同青铜器铸造时的“金锡合炼”——既保持铜的延展性,又吸收锡的硬度,最终锻造出更坚韧的文明合金。

 根系千年:文明之树的生长密码

尼山孕育的儒家思想,其生命力在于它的根系深广且富有弹性。从“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胸怀,到“和而不同”的智慧,这些思想如同大树的根系,在中华文明的土壤中不断延展、深化。当西方追求“权力本位”的个人主义时,中国坚守着“义务本位”的集体精神,而尼山昭示的儒家智慧,恰是弥合分歧的良方。

这棵文明之树的生长密码,在于它既扎根传统又面向未来。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志向,早已预言了中华文明的开放性,今天,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各国学者齐聚尼山,探讨从水文化到人工智能的广泛议题时,我们看到的正是这棵文明之树不断抽出新枝的生机景象。

荫蔽万方:文明对话的全球共鸣

夜幕下的尼山,光影流动,“凤舞尼山”“周游列国”的图案在科技赋能下苏醒,仿佛古老文明与现代世界的时空对话,这场景象征着尼山已从地理概念升华为文明对话的精神场域。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冲突迷雾,尼山精神给出了“和而不同”的破壁方案——承认他者文明的价值,在互鉴中实现“美美与共”。

当外国学者从孔子诞生地开始解码中华文明,他们发现儒家“仁政”思想与现代治理的民本理念相通,“礼义廉耻”的道德追求与全球价值共鸣,“天下大同”的理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相呼应。尼山不再是孤立的文化符号,而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

尼山是座山,更是部立体的《论语》,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文明如同参天大树,既需要深扎传统的根系,也需要拥抱阳光的胸怀。从一抔黄土到荫蔽万方,这棵文明之树的千年生长历程,提醒着我们,在黄土与苍穹之间,永远存在着文明向上生长的可能。

来源:看平邑 作者 今日头条·Echo

为切实推动临沂市网络评论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联合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以“在临沂网评栏目为依托,启动“好评临沂网络评论大赛。“在临沂网评栏目现长期向社会各界广泛征稿,欢迎全社会评论创作爱好者踊跃投稿!

→点击查看征稿启事

( 编辑: 吕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