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在临沂”客户端品牌栏目“在临沂网评”全方位集纳、展示全市优秀网络评论作品,剖析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全市范围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生态圈,传播临沂好声音,汇聚临沂正能量。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
这句《沂蒙颂》中的歌词,被无数“刀迷”哼唱在返乡的路途上。这个夏天,临沂虽然气温炙热,却迎来了许多热情似火的朋友,各国友商相聚RCEP进博会,各地歌迷来到临沂打卡刀郎“山歌响起的地方”,许多外地朋友不约而同地发出“老区怎么不穷”的疑问。
这片土地经历过一穷二白的困苦,更加珍惜每一次与时代的相遇。
沂蒙大地曾是红色热土,却也曾是生活清贫、发展闭塞的落后地区。60多年前,临沂响应国家号召,大干农业,毛泽东主席都称赞“厉家寨是一个好例”。30多年前,临沂乘着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临沂市的东风,苦干10年,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千禧年前,临沂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大交通格局的形成。20年前,北城新区建设拉开序幕、首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举办。10年前,“中国书法名城”“中国市场名城”“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相继点缀临沂,临沂师范学院正式更名为临沂大学。这几年,鲁南(日兰)高速铁路日照-临沂-曲阜段开通运营,临沂市跻身全国地级市20强,沂蒙精神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顺利通过“中国物流之都”复审等等过往,见证了沂蒙人民珍惜发展机遇、不断追求发展、不断突破自我的坚定信念,让临沂与时代同呼吸、同向前。
这片土地见证过艰苦奋斗的执着,更加相信每一次奔跑的力量。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全力以赴才能把机会变成现实。在发展过程中,临沂在商贸物流、工业制造、电商产业三大板块深耕发力,用埋头苦干创造了临沂的名片。在这里,从最初的“地摊集市”到如今的“中国市场名城”,这里不仅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集群,更构建起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物流网络。3000多条物流线路通达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物流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让“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美誉响彻神州。在这里,从最低端的零件制造一路发展为从高端化工、智能制造,一批批高新技术企业崛起,一个个技改项目落地,让“临沂制造”成为发展的新引擎。在这里,“网红经济”越发活跃,主播的真诚、物流的便捷、供应链的完善,让临沂成为全国知名的“直播电商之城”,年交易额突破千亿元,百姓的致富路越走越宽阔。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蒙山柴,这柴长在时代里、旺在发展里,点燃的是希望,照亮的是未来。从曾经的贫穷落后,到如今的幸福生活,从默默无闻,到举全城之力举办RCEP进博会、全城“宠”刀迷,沂蒙人民正是在抓住每一个发展机遇的渴望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世界看到一个开放、创新、包容、奋进的新临沂。
来源:看平邑 作者:任迹言之
为切实推动临沂市网络评论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联合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以“在临沂网评”栏目为依托,启动“好评临沂”网络评论大赛。“在临沂网评”栏目现长期向社会各界广泛征稿,欢迎全社会评论创作爱好者踊跃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