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沂蒙“同心桥”作为公安机关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警民联防升级版的重要探索,着重打通了公安机关和广大群众沟通中的两大堵点
■ 沂蒙“同心桥”研发完成后,市公安局面向部分派出所进行了试点,逐步建立起线索“上报-分流-推送-办理-反馈”的完整闭环
在临沂客户端讯 7月16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沂蒙同心桥”便民服务应用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临沂市公安局深入贯彻“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机制,将深化警民联防,构建群防群治社会治理新局面作为智慧公安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依托创新研究院大模型算力和基础管控中心平台优势,搭建了沂蒙“同心桥”微信应用程序。
沂蒙“同心桥”移动端搭建在“临沂公安”微信公众号便民服务模块中,通过“手机号码+验证码”的方式注册登录。完成登录后,用户可将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行政案件违法犯罪线索像发朋友圈一样通过分享位置,发布文字内容,上传图片、语音、视频。上报信息实时跨越安全边界,进入公安信息网,通过大模型智能分析和基础管控中心平台指令通道,第一时间推送到责任警种和辖区进行办理。
由于涉及群众工作生活的紧急报警求助、举报、投诉和咨询等事项已由110、122、12389、12345等平台受理,沂蒙“同心桥”不再重复受理。
沂蒙“同心桥”作为公安机关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警民联防升级版的重要探索,着重打通了公安机关和广大群众沟通中的两大堵点:一方面沂蒙“同心桥”搭建在微信公众号上,广大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上报掌握的线索,不用考虑警种和管辖的问题,解决了不知道上报给谁的问题;另一方面,沂蒙“同心桥”采用了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和身份认证体系,群众提交时自动隐匿身份,从源头保障群众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解决了广大群众害怕被打击报复不敢提供线索的问题。
沂蒙“同心桥”研发完成后,市公安局面向部分派出所进行了试点,逐步建立起线索“上报-分流-推送-办理-反馈”的完整闭环。任务流转过程中,市公安局责任警种对任务办理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问效,确保了业务办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同时,结合试点运行过程中用户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坚持极简风格,去除操作页面的复杂元素,确保操作简单、便捷,提升用户体验感。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