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丨有一种精神来自沂蒙

在临沂客户端 2019-05-13 阅读次数: 4224

编者按:5 月 7日至10日,中国报业发展大会暨中国报业协会五届五次理事会在临沂举行。中国报业杂志社学术部主任邓应华前来参会,并撰文表达了此次临沂之行的感触与收获,现予以全文刊发。

  5月7日至10日,中国报业发展大会暨中国报业协会五届五次理事会在山东临沂举行。记者从北京南苑机场出发,经过一个小时的飞行到达临沂,开始为期4天的会议历程。

沂河

坐上报社志愿者小李的车,我们一路驶向会议驻地。忽然一片浩淼的水域进入眼帘,小李说这就是她们的母亲河——沂河。一望无际的河水像一条宽宽的玉带,将城市一分为二,河边树木葱茏,花团锦簇,一派盎然生机;河岸上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现代化城市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就是临沂,现代时尚而不失传统,大气秀美而不乏灵动,完全颠覆了记者对革命老区的想象。在之后的几天中,记者对这座城市的好感与日俱增。且不说会务组周到的安排、志愿者暖心的服务,每天清晨街道清扫工的笑脸、酒店服务员的问候,就能让你如沐春风,心情大好。

俯瞰临沂大剧院

会议第一天晚上,会务组邀请与会代表到临沂大剧院观看中央民族乐团“印象·又见国乐”民族音乐会。这座剧院由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经营,是该集团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剧院内座无虚席,多是年轻人陪着父母、带着孩子前来观看。整场演出气氛热烈,秩序井然,没有随意喧哗走动,没有闪光灯拍照,每首乐曲演奏完毕掌声经久不息,最后演员三次返场才结束演出,“信天游”“沂蒙小调”与时尚新潮的年轻人相遇也豪无违和感。是什么力量让传统与现代、风俗与文明结合得如此完美,让这座城市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前,记者找到了答案。

孟良崮

1947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七十四师,扭转了华东战局,孟良崮由此而名扬四海。为纪念这场战役,1984年修建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高耸的塔碑上镌刻着2000多位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英名。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当时的兵源人次与当地人口之比为8:1。沂蒙六姐妹舍生忘死救治伤员、哺育烈士后代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流传至今。纪念馆后山上矗立的这座高达30米的纪念碑,已经成为沂蒙精神的象征,每天到这里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看着青少年活跃的身影和他们淳朴自信的笑容,记者深信,沂蒙精神已经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成为沂蒙人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大会现场

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来自20多个省份的200多家报社,近300人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承办如此规模的盛会,对经济实力相对不够雄厚、员工不足千人的临沂日报报业集团来说,难度确实不小。然而,这次会议组织之严密、服务之周到、反响之热烈出乎大家的意料。通过这次会议,临沂日报在业界声名大震,党员志愿者更是赢得了良好口碑,获得点赞无数。“一次沂蒙行,一生沂蒙情”既是与会代表的心声,也是对会议组织者最高的褒奖。

志愿者们热情挥别

记者以为,会议如此成功得益于组织者编织了两张网。一是线下志愿者与参会代表的联络网。临报集团200多名志愿者一对一为参会代表提供个性化服务,上情下达、下情上通、及时反馈,不漏过一个死角,通过固定的渠道,人与人相连,心与心相通。二是线上微信朋友圈,代表报到时都被要求加入大会群,在这个群里可以即时了解会议动态,互通信息,互致问候,很快建立了虚拟空间亲密的人际关系。这两张网将参会者与组织者连接成一个整体,情感一致、行动一致,共同完成会议各项议程。看着报社领导举重若轻、气定神闲的参会状态,记者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知道这些领导是否深入研究过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但他们一定是沂蒙精神的传承者,并且深谙互联互通的本质与精髓。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当前,媒体融合深入推进,这何尝不是一场更广泛、更深刻、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攻坚战,沂蒙精神的传承或许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启示。

作者:邓应华

( 编辑: 高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