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碑的叙说丨探访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罗炳辉墓

在临沂客户端 2019-12-05 阅读次数: 12247

壮丽70年·探访沂蒙精神地标——纪念碑的叙说

为人民谋幸福 为民族谋解放

——探访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罗炳辉墓

1976年,电影《从奴隶到将军》传遍大江南北,激励亿万人民。影片讲述了主人公罗霄从一个彝族奴隶娃成长为常胜将军,为新中国解放事业戎马终生,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和信念。

罗霄的原型正是罗炳辉。罗炳辉曾任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是中央军委确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1946年6月,在临沂指挥解放枣庄战役时,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长眠于沂蒙大地。

步入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穿过苍松掩映的青石路,罗炳辉墓庄严肃穆。罗炳辉墓建于1950年,高11米,呈直线四角塔形,平面为对称十字型。而在墓的右前方还建有瞻容思功亭,又称为罗炳辉将军石像亭。罗炳辉石像是按照1:1的比例雕刻而成,高1.9米,生动展现了罗炳辉生前的风采。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党总支委员、游客服务中心主任孟波告诉记者,罗炳辉墓设计非常特别,充分展现了罗炳辉对革命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罗炳辉墓的墓顶造型。这一造型取材于罗炳辉荣获的“二等红星奖章”。

在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罗炳辉利用奇兵、疑兵和快行军等灵活多变战术,率部在龙冈、广昌、莲塘、南雄水口等战役中,连战连胜、屡立战功,被毛泽东称为“牵牛鼻子的能手”,后被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二等红星奖章”。特别是在红军长征过程中,罗炳辉率领红9军团,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北上,为长征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央军委赞誉红9军团为“战略轻骑”。

以“二等红星奖章”为墓顶造型,恰当表现出了罗炳辉的战术思想和对革命做出的丰功伟绩。

罗炳辉墓的四周还雕刻有四幅栩栩如生的小型浮雕,每一幅都是罗炳辉将军的从军剪影。

在第一幅浮雕上,罗炳辉站在群众中间,向他们讲述着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群众们听得津津有味,有的孩子甚至伸出双手,想让罗炳辉抱一抱。这是一幅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画卷。

罗炳辉常说,“共产党是为人民大众求解放的,解决群众疾苦是共产党的分内事。”为此,无论走到哪里,罗炳辉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好事、做实事,他也被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罗青天”。

更有意思的是,身高1.9米的罗炳辉还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被孩子们当做“孩子王”。罗炳辉也特别宠爱孩子们。无论打仗行军还是驻防驻军,罗炳辉走到哪里,部队的娃娃们就跟到哪里。有人建议说,孩子们拖累部队,最好送给老乡们收养。罗炳辉却不同意,“小鬼也会长大的嘛!”

爱民如父母,爱兵似子女。在第二幅浮雕上,罗炳辉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了一名受伤的士兵,自己则跟在战马身后,挑着一副重重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箩筐里,装满了弹药补给。

这就是“爱兵模范”罗炳辉。他常常下到连队,和战士们一块摸爬滚打,同战士们一口锅吃饭。有一位名叫吴运铎的战士因公致残,罗炳辉就鼓励他,不要气馁,努力学习,成为国家军工专家。为此,他特地托从事地下交通工作的同志,从上海买回来一本英文版《机械工艺》赠送给吴运铎,并在扉页上亲笔写道:“只有把无产阶级利益和科学结合起来,才能算真正的科学家。”

爱兵更会用兵。罗炳辉墓的另外两幅浮雕描绘了罗炳辉制定作战方案、深入前沿指挥的场景。在画面上,罗炳辉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敌方阵地的情况,并指挥着部队对敌军密集处进行火力打击。隆隆的炮火硝烟,在敌方阵地炸开,又一场胜利传来。

罗炳辉熟谙兵法,骁勇善战,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在抗日战争期间,罗炳辉创造的“梅花桩点式纠缠战术”,曾打得日寇团团转。在金牛山一战,拥有重型装备的日伪军就尝到了这一战术的苦头。此役,罗炳辉率部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击毙击伤日伪军500多人,并缴获大批枪支弹药。

何为“梅花桩战术”?罗炳辉的儿子罗新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部队扎营时像梅花瓣一样的,敌人来了只能接触一个梅花瓣,边打边退,其他的梅花瓣就从边上包抄,避强打弱。”

这就是军事家罗炳辉。罗炳辉生前曾多次讲过:“人生最快慰的是真正勇敢地牺牲个人一切利益,最热忱努力地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斗争,尤其是要为劳动大众的解放和利益,以真理、正义、公道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

朔风不屈,苍松劲翠。将军虽已逝,精神万年青。这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解放”的革命精神,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临报融媒记者 张志强

( 编辑: 高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