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临沂日报结缘是我今生的荣耀

临报融媒 2023-08-28 阅读次数: 10816


与临沂日报结缘是我今生的荣耀

——访临沂日报社原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郑钦禹

夏日的一个傍晚,雨后复斜阳,空气格外清新宜人。此时,在报社老家属区一幢略显陈旧的多层楼房,一间简朴而温馨的客厅内,临沂日报社原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郑钦禹正接受我们的采访。

回首办报岁月,郑钦禹如数家珍

郑老总年已八旬,略显清瘦,但精神矍铄,目光慈祥。他热情地和我们握手,高兴地说,今年我们将共同迎来临沂日报70华诞,可喜可贺!回想30多年前组织调我参加筹备报纸复刊工作时,我的年龄与你们现在相仿。而今你们风华正茂,两鬓青丝,而“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了”。风趣亲切的话语,让人感到亲如家人。落座后,郑老总略带沉思地说,退休后每当回想自己的工作经历,总觉得能与临沂日报结缘,为党的新闻事业出一份力,是我今生的荣耀。这里有我们逝去的青春,有我们辛劳的汗水和奋斗的记忆,更有我们难以割舍的党报情缘。

赤子之心系报业

1984年,改革开放后的第6个年头,为适应形势发展,更好地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共临沂地委决定恢复出版《临沂大众》报。

“《临沂大众》报的复刊,开创了临沂报业史上的崭新局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郑钦禹回忆。为了做好《临沂大众》报的复刊工作,地委抽调有关方面人员于1984年5月成立了复刊筹备组。时任《临沂市报》副总编辑的郑钦禹担任复刊筹备组第一副组长。《临沂大众》上世纪六十年代停刊,20余年时过境迁,办公场所、印刷设备等都不复存在,一切需要从零开始,白手起家。郑钦禹和同事登门向《临沂大众》老报人求教,分头到济南等地报社学习办报经验,按照地委领导的要求,酝酿报社总体规划,研究制定《临沂大众》复刊后的办报方针和编辑方案,为复刊做好了充分准备。

1985年1月1日,迎着第一缕朝阳,复刊后的第一张《临沂大众》散发着油墨的清香,与广大读者见面。根据地委对报纸宣传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要求,《临沂大众》力求稿件短小精悍、形式活泼多样,将思想性、指导性同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认可、喜爱。

郑钦禹说,筹备复刊的经历和经年办报的岁月,让他深深感到,《临沂日报》自带的红色基因和老一代报人筚路蓝缕形成的光荣传统,是滋养一代代临报人不畏艰难、守正创新、砥砺前行的精神食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临沂大众》负责美术编辑兼摄影报道的胡文楼前辈,到莒南县厉家寨采集整山治岭的新闻,基本都是骑自行车当天来回,再连夜洗印出拍摄的照片。《临沂大众》复刊筹备期间办公条件十分简陋,用乒乓球案当办公桌。复刊后的第一个报纸编辑出版方案和报社总体规划设想,就是郑钦禹伏在球案上写出来的。
  

1993年夏,郑钦禹带领年轻记者到沂河北大桥建设施工现场采访

时间来到1993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沂蒙山区的面貌日新月异。新形势下,《临沂大众》主动求变,向地委提交了扩版改刊方案:由四开4版小报扩为对开4版大报,由周四刊改为日报,增加“容量”,拓展报道面,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这次的任务,不比9年前复刊轻松,作为总编辑的郑钦禹责无旁贷。从到外地学习办大报日报的采编工作机制,到制定《〈临沂日报〉关于审发稿件的有关规定》《〈临沂日报〉编辑业务规范化条例》《值班总编岗位职责》等流程、规范;从试刊期间的稿件选题、采写,到稿件上版后的编排,郑钦禹接连几个月没睡过一个囫囵觉。1994年元旦,改刊后的第一张《临沂日报》甫一亮相,就以美观大方的版式、丰富厚重的内容,在沂蒙大地引起强烈反响。地委、行署充分肯定,广大读者爱不释手,改刊一炮打响。

1995年临沂撤地设市第一年,首次组织市两会宣传报道;1998年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首次策划组织全方位、立体化、大规模宣传……面对这些无章可循而又要求非常高的工作,郑钦禹总是和同事一道,严格按照市委及市委宣传部的要求,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使命感,拼搏奉献,圆满完成任务。

苦心孤诣写华章

总编辑首先是记者、是编辑,不仅要知大势把导向,也要敏锐地体察社会生活的细微变化,及时反映基层党组织和临沂人民在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中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而不能当“新闻官”。在报社担任领导职务近20年,郑钦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每年都拿出相当时间下到最基层,走到第一线,和读者面对面交流。“接地气,察实情,才能心中有数,尽力做到党报贴近群众,群众喜闻乐见。”郑钦禹时常亲自拿策划,并带领记者调研采访,全市大部分乡镇都曾留下他的足迹。

一份报纸的水平和高度,往往体现在黄钟大吕。1994年国庆45周年前夕,郑钦禹精心策划、立意定题,组织了报纸复刊以来最大规模的宣传报道:以“献给共和国的凯歌”为主题,接连推出6篇超过4000字的述评文章,《攻坚不畏蒙山高——深化改革篇》《冲出“围城”沂水阔——扩大开放篇》《重塑河山富沂蒙——农业开发篇》《“神火”照亮腾飞路——科教兴区篇》《意气风发创新业——弘扬沂蒙精神篇》《上下同欲为大局——保持稳定篇》。稿件从不同侧面展示临沂地区4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辉煌成就,充分反映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弘扬沂蒙精神、振兴临沂经济的伟大实践和创造。为搞好这组报道,报社组成了郑钦禹牵头,各位副总编、有关部室主任参加的写作小组,郑钦禹撰写“写在前面的话”,并对6篇稿件统一润色把关。6篇见报稿各有特色,又浑然一体,气势磅礴,极富冲击力,受到地委、行署领导和广大读者一致好评。1995年,这组报道获得山东省“五个一”工程精品奖,地委领导亲自到报社宣布了嘉奖。

鉴于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取得的成绩,郑钦禹先后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山东省优秀新闻出版工作者,被临沂地委、行署授予优秀知识分子称号,荣获首届山东省新闻最高奖——“泰山新闻奖”提名奖,并被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记二等功。

雨润桃李绽芬芳

惜才爱才,这是和郑钦禹熟识的人对他的一致评价。郑钦禹上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办报不是他的本行。1980年从党政机关走上新闻工作领导岗位后,他边实践边学习,总结提炼理论性、规律性的经验,运用到办报实践中,从门外汉成为业内专家。对凝聚自己大量心血、智慧的结晶,郑钦禹从不作为“个人财产”秘不示人,相反,他认为,这些理念、知识、技能只有被更多的人掌握,传承下去,才具有更大的价值。因此,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所知传授给后辈新人。

1984年筹备《临沂大众》复刊,缺人是最紧要的问题。“我们遵照领导指示,分批在全区范围内和省级新闻单位驻临沂记者站考察了部分采编骨干人员,并陆续办理调入手续投入试刊筹备工作。”为了使新调进人员尽快进入角色,郑钦禹和筹备组的战友们组织专题培训和出版实战演练。同时,联系全区通讯报道队伍组织稿源,为顺利复刊提供了人才保障。1994年改大报日报,版面容量增加了近3倍,编采力量不足的问题又摆在眼前。从1993年8月开始,郑钦禹马不停蹄,牵头考察,从应届大学毕业生和全区各县市、地直部门选调了34人充实编辑部。这些同志,后来都成长为报社的业务骨干。

1993年夏,临沂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报社把抗洪救灾宣传放到了突出位置,将周四刊临时改为日报,用稿量大增。郑钦禹带领新进报社的1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沂河北大桥建设施工现场采访,踏着泥泞到半程镇农民临时搭建的草棚里了解情况,指导青年记者编辑怎么选新闻点、如何观察事物、怎样和采访对象交流,大家写出了一批鲜活感人的现场新闻。日常工作中,郑钦禹经常借实例为记者讲解稿件怎么谋篇布局,教编辑怎样提炼标题、把关过程中要注意避开哪些“雷区”……“教学相长,我从中也受益不少。”郑老总谦虚地说。

临沂日报坚持走群众路线,实行开门办报。报社建立了通讯员队伍,完善了通讯员网络。县里每年的通讯报道会和通讯员培训班,只要没有特殊情况,郑钦禹都要带队参加,常常亲自授课。他儒雅博学的风范、谦和严谨的作风,影响着一批批通讯员成为报社的供稿“大户”。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退休后,郑钦禹一直关心、关爱我们的报纸。每天翻一翻《临沂日报》成为他的习惯。他说,自己欣喜地看到,新时代媒体开创出大格局,报纸展现出新气象,大宣传塑造出强大传播力。特别是近几年来,报社重视发挥移动网络传媒优势,在融合提升中拓展主流舆论新空间,担负起价值引领的重大使命。今天我们重温党报人的初心使命,牢记党性原则,铸魂固本,建功新时代,是对《临沂日报》70华诞的最好纪念。作为党的一名老新闻工作者,我为《临沂日报》曾经的成就而自豪,为今天的辉煌而骄傲,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祝福!

临报融媒记者 李冰清
摄影 梅鲁生

(郑钦禹,山东济宁市人,临沂日报社原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曾任政协临沂市第六至十届委员、第十一届常委,临沂市文联第一、二届副主席,临沂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 编辑: 辛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