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八大战略”2023年十大新闻系列报道丨“营商”变“赢商”的临沂实践

临报融媒 2024-02-09 阅读次数: 6671

在临沂客户端讯 在临沂,高效办好一件事,已成为常态。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的3个输变电项目以“打捆”方式完成环评审批,平均用时约压缩了13个工作日;

临沂市天泰置业有限公司等28个工程项目通过“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一件事方式完成审批,材料精简40%,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

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发展之“稳”,市场经济活力竞相迸发,企业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更亮、底色更足。

坚持高位推动

顶层设计更完善

营商环境既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也是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我市高位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以体制机制创新破题,着力完善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相关制度体系。在市委、市政府高规格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实行政府、纪委双线推进,坚持顶层谋划、率先垂范。

2023年6月,《临沂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创新出台,亮出28条实招、硬招。同期,《临沂市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印发实施,明确183项任务,推出31条具有临沂特色的创新举措,彰显出我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信心与决心。

企业开办方面,创新构建“电子营业执照+N”融合应用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档案、电子印章同步发放,证照一体出示、联合应用。政务服务方面,创新搭建“12345·临沂首发”融媒集智平台,探索互联网条件下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临沂实践,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晚间新闻》等,先后对相关经验做法进行报道,荣获第二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智佳奖”、2023中国数博会“数字政府管理创新奖”。

知企业冷暖、解企业忧难,我市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强化驻企连心帮扶,31个市级领导帮扶62家重点企业,选派388名机关干部到386家企业担任红领书记,推荐680名助企服务员到479家企业和项目帮扶,为企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673件。

有“形”之数见证发展之“势”。截至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总量152.39万户,位列全省第三,同比增长6.65%。在《2023年中国民营经济百强城市活力榜》中,临沂市民营企业存量46.1万家,位居全国第25位;近五年净流入民营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11位。

提升服务水平

市场主体更受益

山东焕宠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先生来到沂南县政务大厅办理营业执照,不仅免费领取了四枚实体章和电子印章,还在“沂i企”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收到政策“大礼包”,匹配到与企业相关的各项惠企政策。

通过“一件事”主题套餐服务,山东佰航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仇先生一次性获取了企业变更登记后的多个关联证照,只用了短短一个小时。

好的营商环境,要靠好的服务来体现。评价营商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企业群众办事的便捷度。

我市明确市县两级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418项,落实“清单之外无审批”。提升涉企审批服务效能,实现企业开办等40项高频事项“全城通办、就近领证”。

简政放权,“放”出的是动力和活力。而在这背后,是层出不穷的审批服务改革创新——

推行沂蒙政务云客服,为企业群众提供“全天候”智能服务,累计服务76万余人次;

打造181处无柜台、肩并肩、互动式“网上办事区”,窗口平均等待时间由12分钟压缩至7分钟;

打造“沂蒙红”投资项目帮代办服务体系,对列入省市重点的358个项目实行“一企一策、跟踪帮办”;

在全省率先推行“全产业一链通办”,打造线下服务场所22个,实现重点产业企业手续“一站式”办理……

“如果说过去是通过‘做减法’让政务服务更便捷,那么现在是‘做乘法’,为企业提供更多精准化个性化增值服务。”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从佗说。

随着我市“沂i企”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亮相,惠企政策实现“一网汇聚、全量展示”。该平台归集各级惠企政策文件1206个,上线政策兑现事项3234个。截至目前,全市累计通过“免申即享”模式为企业群众发放各类资金63.83亿元。

“我每天都会登录平台,看看有什么最新的惠企政策。”山东红云餐饮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孙经理说。通过申报成功享受到政策红利后,他身边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成为平台最好的推广者。

强化要素供给

纾困解难更有效

在罗庄区、费县等8个县区的开发区和平邑县木业产业园等14个产业园区,25个线下产业一链通办服务专区“零距离”服务我市重点产业。

像这样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要素保障服务,正激活我市高质量发展的“一江春水”。

金融支撑突出“稳”。升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实行企业信用分级分类评价,梳理归集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等16类86项数据。今年以来,发放贷款412.79亿元,其中信用贷款101.85亿元。推出全省首个财政“公共资金池”政策,实现“零成本”汇率避险。

用地保障力争“活”。在全省率先阶梯式下调年期修正系数,降低企业拿地成本。支持企业通过厂房加层、内部用地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盘活闲置低效工业用地6060亩。

人才保障强化“实”。出台“人才十条”,举办“创业沂蒙 共享未来”高层人才创业大赛,引进高端人才团队45个以上,评选各类领军人才38名。组织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人员和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1万人次。

规范执法检查

发展环境更宽松

在涉企联合检查平台上进行执法报备,实行“联合体检”,抵达现场后“扫码入企”,成为我市行政检查执法的日常。

法治是更高层次、更有竞争力、更可持续的营商环境。在实际改革探索中,我市构建分级分类执法“1+N”体系,实现分级评定、分类监管、精准执法、动态调整,充分提高监管的靶向性和精准性。

监管包容审慎,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是临沂的“惯常操作”。我市梳理公布28个领域“不罚”“轻罚”事项1097项。今年以来,全市重点领域办理“不罚”“轻罚”案件约5430件,减免罚款金额超过5200万元。

新行业、新业态,也是临沂悉心守护的重点。我市优化监管方式,开展国家级直播带货信用监管试点,积极探索社会共治,有效解决“管不到、管不了、管不好”难题。

为进一步打通堵点、清除淤点、破解难点,我市深入开展13个行政执法领域集中整治行动,推进问题整改、体制机制理顺、作风整顿。截至目前,排查各类问题2.4万余个,制定并完成整改措施3.2万余条。

临报融媒记者 李曼

( 编辑: 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