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采风|儿时的冬天

临报融媒 2022-01-08 阅读次数: 6790

儿时的冬天,有很多乐趣。

天蒙蒙亮,远处传来一声公鸡的啼鸣,打破了夜的阒寂。不一会儿,全村的公鸡都跟着叫起来,远远近近,此起彼伏。窗玻璃上结了厚厚一层窗花,母亲在灶间做早饭,风箱“呼哒呼哒”地响,飘来玉米面饼子和红薯的味道。饭好了,母亲叫了好几遍,我才磨磨蹭蹭地起来,吃完饭,刚放下碗筷,窗外有人喊,我急忙穿上棉鞋,急三火四地出门。门口已有几个小伙伴在等着了,一个个缩着膀子,瑟瑟发抖。我们沿着胡同,小跑着往北,找团结玩。团结家有个高高的门楼,两扇黑漆大门,一对黑黝黝的铁门环,凝着一层霜气。

“你们信不信,这门环是甜的。”有人指着那对铁环说。话音刚落,我和一个小伙伴就跑过去,伸出舌头就舔,只觉舌头一麻,竟被粘住了。那个小伙伴性急,一用力,舌头拉下来了,舌尖却去了一层皮,疼得哇哇叫。我还聪明些,慢慢哈气,等到门环被润湿了,轻轻一扯,才安全脱离,却惊出一身冷汗。

太阳升起了,挂在半空。寒风呼啸着,掠过光秃秃的树梢,空中不见一只小鸟的影子。宽阔的场院里,有几个硕大的麦穰垛,几个穿蓝棉袄、拖着鼻涕的孩子,见我们来了,便邀约玩一种“摸人”的游戏:用石头画一个大圆圈,领头的伸出右手,大拇指竖起,嘴里喊着:“一根棒儿,举小人儿,谁不举,烂指头肚儿……”大家一哄而上,一个接一个将手指握上去,然后,最下面的抽出,再握上去,数着“一、二,三……”数到“十”时,人群迅速跑开,数到“十”的那人用围巾蒙住眼,摸人,摸到了才可解放,这期间不时有人故意弄出些声响,看他一扑一个空的狼狈样儿,大家笑得乐不可支……

就是这样单调的游戏,我们有时一玩就是大半天,一个个小脸红扑扑的,额头上冒汗,甚至解开棉袄的纽扣……玩够了,有人提议去挖萝卜吃。场院北是一片菜地,里面有几个地窖,上面填的土凹陷下去,中间竖一小捆扎好的玉米秸秆,用来透气。地已冰冻,我们从场院屋找来一张旧铁锨,挖开地窖表层的冻土,小心往下挖,很快就见到了下面的萝卜,绿生生的,带一层湿气。扯出几个,拍拍泥,削皮,切成几段,便“喀嚓喀嚓”地啃起来,冰得透心凉。

如果阳光好,天气暖和的话,还可到种过地瓜的地里,找遗漏的小地瓜,由于被冻透过,此时的地瓜是软的,塞进嘴里,一嚼,满口凉丝丝的汁水,甘甜可口。冻地瓜那种独特的味道,至今叫人难忘。

天近晌午,村里飘起炊烟,被风一吹,四散飘溢。“走吧,先回家吃饭,下午我们到北河玩。”领头的小伙伴一说,大家便三三两两往回走。风小了些,太阳也明亮了许多,照在身上,暖融融的。路面高高隆起的车辙沟开始化冻,踩上去软软的,一踩一个坑,有人说,当年红军过草地就是这种感觉。但没人相信,只慢腾腾地走着。玩了大半天,小伙伴们都累了。

一进村,眼前不由一亮,家家屋檐下挂着一条条冰凌,亮晶晶的,长的有半米多,一排排整齐划一。大家欢呼一声,一拥而上,跳起来去采冰凌,一手一根,冰凉冰凉的,啃上一口,含在嘴里,透心凉。更有甚者,“咔嚓咔嚓”地大嚼起来,如有铁齿铜牙一般,真是厉害……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40多年过去了。现在老家的冬天,大街小巷中,已见不到小孩子玩闹的身影了,那些曾让我们流连忘返的儿时游戏,那些透心凉的吃食,也难觅踪影了。

□周衍会

( 编辑: 张彩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