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有干头丨临沂沂南:河子沟村“变形”记

临报融媒 2024-07-21 阅读次数: 7001

在临沂客户端讯 今年年初,沂南县岸堤镇河子沟村因为班子合力不强,党组织服务意识弱、服务能力差,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滞后,被列为“市级后进党组织”。

后进的帽子不好听,但想彻底摘掉也绝非易事。

“光靠村里自己的能力实现翻身,不现实。”为了解决河子沟村的后进问题,岸堤镇党委专门成立了攻坚专班,镇党委书记武玉华任帮包责任人,副科级干部杨文星任村级治理特派员。“河子沟村班子建设有短板,首先就是因为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高,未得到群众的信服。”武玉华说,攻坚专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河子沟村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情况,理清班子问题,摸清了难点、痛点,“我们确定协助村里在强化班子建设等方面发力,以加强党建引领村级治理工作。”

由于历史原因,河子沟村同部分承包户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等问题,造成了大量历史欠费。今年4月,为了能将村内“老赖承包户”的承包费收上来,河子沟村党支部书记杜以勇带领村“两委”成员铺下身子,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做好清欠工作,得让大家觉得合理合规,甘心情愿交上欠款,所以我的摸底排查一定要精准。”杜以勇说,得益于前期精准的摸底和走访工作,仅用了短短3天的时间,河子沟村就通过清收欠款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20万元收入。

一次清欠,理顺了村里的矛盾,也让群众更加支持村里的工作。

今年春夏天气持续干旱,河子沟的大片玉米田眼看就没了收成,修建塘坝蓄水灌溉是缓解旱情保苗护绿唯一的出路。杜以勇和几位“两委”成员以及党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带头捐款,“想着多少凑点钱,没想到村民都积极响应,几天的时间就筹款1.6万元,大家齐上阵修建了新塘坝,灌溉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提及这次捐款,杜以勇红了眼眶,“能如此迅速地建起塘坝,表明了群众对村‘两委’班子的认可,更体现了大家齐心奔富路的决心。”

河子沟村位于镇东南部,山岭薄地,位置偏僻,产业更是无从谈起,村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找项目得符合村里的实际,年轻人基本都外出务工了,老年人虽然都是种地老把式,但接受能力一般,所以我们想着发展特色产业——丹参种植,一是村里一直零散种植,大家有认可度;二是管理简单,适合老年人以及不常在家的人员种植。”杨文星说。

很快,河子沟村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首批发展40余亩的丹参种植。今年,河子沟村共清理出900多亩之前种植杨树的土地,其中的700亩土地用于粮食种植,剩余的近200亩用于合作社种植丹参和“烟薯29”。按照目前的价格,一亩丹参可以产三四百公斤,每公斤18元,一亩丹参基本可以收入7000元。搭上“乡村振兴合伙人”平台的快车,岸堤镇积极对接天河养生谷与河子沟村搭建村企沟通交流渠道,将分散的资源要素整合起来,建立“合作社+农户+企业”乡村振兴合伙人发展模式,实现三方共赢局面。如今,河子沟村村民种植丹参的热情很高。

经过前期几项工作的磨炼,河子沟村的致富思路逐渐开阔。作为传统农业村,这里秸秆资源丰富,村党支部便号召村民进行肉牛养殖,把丰富的秸秆资源转化为肉牛产业发展优势,同时又将养牛过程中产生的有机肥作为种植粮食的肥料,循环利用,探索出“秸秆养牛+牛肥养地”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镇上派出了科技小分队,多次到村进行技术指导和政策宣传。在各方努力下,该村的肉牛养殖由原来的200多头增加到500多头,带动群众增收290余万元。

依托靠近产桃大县蒙阴县、气候资源和水土资源相近的优势,河子沟村有蜜桃种植的传统,但长期以来,村里的桃子得运到蒙阴等地销售,不方便且无议价权。今年,村党支部在村内规划建设了1处蜜桃交易市场,同时还联系了浙江、东北、上海等全国各地的水果收购商前来收购,“多个收购商”模式避免了压价及垄断行为,将蜜桃议价权牢牢掌握在果农手中,保障了群众利益。

班子好了,群众富了,河子沟村又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党员群众齐上阵,对村内五堆、私搭乱建、道路垃圾进行集中清理,修整了10多公里的生产土路,并在村内安装了100盏路灯。路宽了、街靓了,河子沟村的“脏乱差”现象没有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村里还对村规民约、自治章程等进行了规范完善,让群众参与到村务管理中,构建了“法治、德治、自治、共治”的基层治理模式,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上半年,河子沟村的12345热线群众诉求解决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从去年开始,沂南县持续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不断深化后进班子集中攻坚,力争到2025年实现“动态清零”,越来越多的“河子沟村”正在乡村振兴路上积极探索、阔步前进。

临报融媒记者 张萍

( 编辑: 张彩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