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潮头看沂蒙丨农村产权价值转化的“费县路径”

临报融媒 2024-12-04

在临沂客户端讯 在费县东蒙镇,往日闲置农房变成了乡村共富大院;在胡阳镇,养殖大户石季用奶牛作为抵押物获得贷款;在费城街道,闲置的老旧石头房,改造成了古朴纳福小院……

今年以来,费县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围绕“乡村振兴改革年”,聚焦农村产权价值“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难点堵点问题,探索实施农村产权价值转化机制,着力盘活农村各类资产资源,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闲置资源赋能

激活农文旅“融点”

昔日,费县许家崖水库对面的大湾村依山傍水,虽景色优美,但是村内多处石头房屋闲置多年,杂草丛生。

闲置资源,如何焕发生机?

今年以来,费县针对农村设施农业大棚所有权、农作物收益权、农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的(所有权)使用权等10类资源资产,以租赁、入股、担保、抵押、授信等形式进行收储、盘活、经营、开发,推进农村产权价值转化,赋能乡村振兴。

“以前村子里地少收入低,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这两年大伙把村子里的几十处闲置农房改建成了民宿、饭店,来往的游客多了,一年忙不到头,我们村现在可热闹了。”大湾村党支部书记梁洪周高兴地说。

近年来,费县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村集体、农户参与,因地制宜发展多元业态,在农业、文化、旅游之间,在乡土意境、休闲度假等生活生态之间,探索农村产权价值转化助力乡村融合发展新路径。

初冬时节,蒙山脚下,东蒙镇北刘庄村的乡村共富大院内,前来研学的孩子们正忙着做手工,享受着大山里的自然清新, 不远处则是别具特色的乡间民宿。该村依托周边丰富旅游资源,探索“国企助力、先租后返”、合作共享等运营模式,租赁农房和宅基地260间,建设民宿集聚区,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

农业背书签证

打通金融授信“堵点”

农村产权由于流动性差、价值难评估、产出周期长等特点,金融单位授信贷款的意愿不高。

如何破圈?费县组织商业银行、农担公司、财金集团等金融机构,围绕“产权+金融”创新推出八大系列金融贷款产品,成功运作“农证贷”“种植贷”“养殖贷”等信贷业务。

位于胡阳镇的恒发牧业是费县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今年以来,由于产能扩张,迫切需要一笔资金周转,但因为没有合适的抵押资产,一度导致发展困难。

“我们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立即联系省农担,通过活体抵押的形式,将农户的奶牛作为抵押物,及时解决了企业资金缺口难题。”费县财金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魏军德说。

一群活蹦乱跳的奶牛当作抵押物,这看似不可能的事,但在费县,办成了一件激活农村产权,促进产业发展的大事。

在今年7月份举行的全市农村产权价值转化启动仪式上,费县金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葛继忠也尝到了改革发展的甜头。“会上给我的大棚颁发了大棚证,银行授信了60万元的贷款额度,真是雪中送炭,解决了我们扩大规模的后顾之忧。”葛继忠说。

“我们积极探索‘政、银、担、保、基’五方风险共担模式,政府按照2%比例进行贴息,商业保险机构推出‘设施农业大棚保险’‘特色农产品保险’等产品,省农担进行担保,县财金集团设立5000万元应急转贷基金,构建“核心企业+银行+担保公司+市场经营服务主体+保险”链式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各类主体增信错配后顾之忧。”费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玉超说。

目前,通过农村产权价值转化,费县仅设施农业一项可为乡村产业发展撬动资金7.25亿元。

盘活闲置空间

打造公共服务“高点”

“家里老人年龄大了,做饭不太方便,现在他们可以在社区食堂吃上热热乎乎的饭,我们做子女的既省心又放心。”社区群众李女士高兴地说。

记者在费城街道和园首府小区看到,以前闲置的物业房现在改造成了社区食堂,方便了社区群众生活,基础公共服务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费县利用闲置村级办公室、旧学校发展日间照料、社区幸福食堂、儿童托管、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项目,让低效空间实现了再次利用,存量资产得到有效盘活,推动乡村治理进一步提质增效。

“我们将继续健全保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顺应农业农村发展需要,激发农村资产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助力农业农村蓬勃发展,实现美丽乡村全面振兴。”李玉超说。

临报融媒记者 王文卿 袁文潇 通讯员 高云野 王伟 郭峰 薛桂燕

( 编辑: 江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