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市的历史中,有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旧称“琅琊”。琅,异体字为"瑯",本义为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琅似珠者”,是一种像珠子或似玉一样的美石。而琊,同“玡”,《集韵》中解释为“骨似玉者”。据推测,此骨应是古代适宜制作王室玉器的象牙。
“琅琊”一词,作为地名,其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变化较大。最早以山名出现,在青岛市黄岛区滨海有一座山,因山石瑰丽,盛产玉石而得名琅琊山。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灭吴后,为方便北上称霸,迁都于此,设立琅琊县,筑造观景台,得名琅琊台。
秦朝时期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琅琊郡就是其中之一,治所在琅琊县(今青岛市黄岛区琅琊镇),辖今山东省东南部。西汉时期,治所移至东武(今属山东省诸城市),范围包括今天山东半岛东南部,以及江苏连云港赣榆等地。
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封子刘京为琅琊公,时隔两年,刘京晋爵为琅琊王,改琅琊郡为琅琊国,建国都于莒。
在光武帝的一众儿子中,刘京尤受光武帝的宠爱。《后汉书·琅琊王刘京传》载:“琅琊孝王京,建武十五年封琅琊公,十七年晋爵为王。京性恭孝,好经学,显宗尤爱幸,赏赐恩宠殊异,莫与为比。”最初就封琅琊时,刘京便要求将“不其”(位于今青岛市城阳区北部)划归琅琊,光武帝欣然答应。永平二年,明帝刘庄又将泰山郡的华县、盖县、南武阳县和东莱郡的昌阳县、卢乡县、东牟县共六县划归琅琊,大大扩大了琅琊国的辖境。
东汉章帝建初五年(公元80年),刘京请求将国都迁至开阳(今临沂城)。由于当时开阳并不属琅琊国所管辖的地区,于是刘京提出以琅琊国境内的五县,即华、盖、南武阳、厚丘、赣榆五县,换取东海郡的开阳、临沂。获得汉章帝恩准后,刘京便移治开阳,临沂由此而称“琅琊”。建初六年(公元81年),刘京逝世,传子刘宇继位,最后传至琅琊顺王刘容,共六世,琅琊国被废除。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立刘容之子刘熙为琅琊王,再建琅琊国,在位十年后,刘熙被诛,国除。从刘京迁都开阳之日算起至琅琊国除,共130余年。在这段百余年的历史中,“琅琊”对临沂的影响尤为深远,现“琅琊”已成为临沂市的别称。今临沂、黄岛等地尚拥有较多琅琊文化的遗迹。秦代琅琊郡的设立以及两汉琅琊的延续,对于琅琊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造就了琅琊文化空前的繁荣发展。
东晋时期,政权偏安江左,江北名流大批流亡到江南,为了巩固统治,大兴三年(公元320年)晋元帝于江乘县(今南京市栖霞区)侨置琅琊郡,自此位于今临沂市“琅琊”,被称为“北琅琊”以示区别。于是在今南京、滁州两地也出现了南琅琊郡、琅琊山等地名。
1997年,因修路需要,文物部门对临沂市水田路与琅琊王路(原临西七路)交汇处的一座青砖古墓进行了考古发掘,该墓盗掘痕迹明显,已无法明确墓主人身份,但从墓葬规模及出土的钱币、金缕玉衣等随葬品来看,墓主人应属东汉后期的王侯显贵。再从墓葬所处位置看,这里在东汉时期正是汉王宗室刘氏封地琅琊国都所在地,此墓主人应与琅琊国统治者有关。因此,据考古人员推测,此墓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东汉时期琅琊王夫妇的合葬墓,年代距今约1700年左右。
这座古墓是拱顶发券夫妇合葬砖室墓,属于山东地区流行于东汉早中期的“前堂后寝”式砖砌墓,因为地质土层原因,原先的半地下式墓室到发掘时已完全成为地上建筑,该墓南北跨度1640厘米,东西1312厘米,高520厘米,是临沂城区规模最大的一座砖室墓地,在全国也属罕见。
琅琊王墓葬的考古发掘,不仅证明了临沂市确为东汉时期王侯的册封地,同时也对东汉时期的考古研究工作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