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是我市“县域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6场,向大家介绍临沭县科技创新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王传义 临沭县政府副县长
吴继成 临沭县科技局党组书记
曹佑锋 临沭县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王传义(临沭县政府副县长):
今年以来,临沭县围绕产业抓科技找人才,壮大产业强科技聚人才,全力以赴做好科技创新工作,被评为“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在企业培育、平台创建、人才引育、成果转化、创新生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创新主体培育迈上新台阶。一是全县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为10.2亿,同比增长11.94%,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81%,同比增长0.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为60.99%,总体位居全市第二。二是科技型企业数量创新高。重视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建设,精准施策、重点扶持,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发展梯队,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科技型企业近400家。前三季度,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4.76%,同比提高17.1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4.66%,同比提高1.51个百分点。三是资金争取实现新跨越。发挥好科技政策、项目的引导作用,争取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7项,获得无偿资金3700余万元。用好“鲁科贷”政策和科融信综合服务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17家企业争取科技成果转化贷款1.23亿元,4家企业获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补助46万元。
二、人才平台建设进入新阶段。一是研发平台实现全覆盖。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计划,新增1家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1家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2家市级人才飞地。二是人才引育实现新跨越。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2人,省级人才工程2人,市级创业大赛优胜奖2人。三是科技成果实现新突破。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5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技术市场协会科技金桥奖二等奖2项。金正大、史丹利被评为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示范单位”。
三、科技合作交流取得新成绩。一是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实施“百家院所进临沭”活动,推动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济南大学、临沂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4个。举行集中签约活动2次,签约项目16个。二是新领域合作项目持续拓展。邀请天河超级计算淮海分中心来我县进行成果推介2次,目前常林铸业、隆固生物等十几家科技型企业在仿真设计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答记者问
1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提问: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临沭县要立足现有优势,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县”,请问临沭县采取哪些措施落实创建科技创新示范县的,取得哪些成效?
王传义(临沭县政府副县长):
三年来,我们始终把“创新立县”工程摆在重要位置,出台示范县建设方案,举全县之力建平台、聚人才、促转化,厚植创新沃土、塑强科技支撑,获得“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一、科技创新机制日益完善。一是加强体制建设。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双挂帅”的科技创新示范县建设领导小组,确保示范县建设稳步推进。二是丰富制度建设。出台《临沭县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县实施方案》《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县”建设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形成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统筹”的科技创新体系。三是扩大资金投入。坚持财政扶持与对上争取“两手抓”,落实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创新研发活动。通过政府资金激励引导,激发企业创新创业热情,全县规上企业年均研发投入近10亿元。
二、科技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一是创新主体持续壮大。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科技型企业队伍不断壮大。二是研发合作持续深化。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体系,帮助县内60余家企业与国内外11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三是项目争取持续发力。加大科技项目申报力度,三年来,累计获批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7项,争取无偿补助资金1.1亿元,为深耕创新研发提供强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三、科技创新效果更加显著。一是成果转化取得实效。实行常态化科技成果采集、发布制度,强化对创新创业全链条的服务支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三年来,累计转化科技成果76项,登记技术合同28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科学技术奖励15项。二是平台支撑更加有力。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计划,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全县累计建设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33家,其中国家级18家、省级53家。三是人才智力加速集聚。开展“沂蒙优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引进等工作,建成北京、上海、深圳等6个招才引智工作站,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设立11个“人才飞地”,累计引进国内外院士专家126人、全职博士29人、硕士680余人,高层次人才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市前列。
2
鲁网记者提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请问临沭县是如何落实的?
吴继成(临沭县科技局党组书记):
一是政策引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企业在研发投入中的主体地位。以政策链驱动要素链,为企业科技创新量体裁衣,提供“阳光雨露”。用好县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带动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高。围绕“3+2”主导产业,每年支持县级重点研发计划30项以上,引导更多企业冲击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抢占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二是梯次培育,筑牢发展基石,强化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形成“标杆企业引领、优质企业支撑、中小企业跟进”的成长新格局,力争每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4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打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先锋部队”,使科技创新成为企业的鲜明标签。
三是科技赋能,升级研发平台,强化企业在平台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开展研发平台协同建设,发挥金正大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各类平台提档升级。围绕产业布局公共研发平台,以多元化叠加共享化,努力做到应建尽建、建之可用、用则能成,每年新建市级以上各类平台10家以上。
四是深入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强化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搭建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台,健全“政府搭台、企业出题、院校答题”的科技成果供需平衡体系,打通科技成果由实验室到生产车间的“中间一公里”。协同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和技术转移机构等,一齐奏响成果转化的“大合唱”,实现需求从企业来、资源到企业去、成果在企业转,每年组织产学研合作对接30次,转化科技成果20项。
总之,我县将多措并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切实引导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3
大众日报记者提问:请问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临沭县采取哪些措施,取得哪些成效?
曹佑锋(临沭县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今年以来,临沭县依托“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县”优势,从基础架构、转移通道、政策环境和支撑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布局,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全链条技术转移体系,打通了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深化合作交流,筑牢科技成果“蓄水池”。开展“百家院所进临沭”活动,拓宽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广度,企业详细了解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实现与研发人员的精准对接,提升了技术需求的靶向性。院校专家通过专场对接洽谈,实现了学术的“破圈”,达到了“学有所用”的预期效果。先后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30余次,36家企业与相关院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合作。
二是搭建创新平台,铺就成果转化“高速路”。面向全社会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收集和转移服务,搭建了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提高了技术转移机构的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组建了由各类创新主体和技术转移机构组成的技术转移服务联盟,加强对技术转移体系的统筹协调,有效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移转化。
三是完善人才队伍,建成技术转移“战备库”。发挥县技术市场协会和人才协会作用,组建高层次人才技术转化服务团,举办了多期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对130余人进行技术转移业务培训。依托专业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帮助企业找技术、帮助院校转成果,促成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院校之间战略合作。今年前三季度,全县40余家企业完成技术合同登记7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2亿元。
来源:临沂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