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 心脏,作为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被喻为“人体发动机”。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瓣膜病、主动脉疾病等心脏类疾病,如同高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其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令人闻之色变。心脏外科手术,因其复杂性、高风险性以及耗时久等特点,对医生的医术和医德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心脏外科医生唯有具备“敢于吃苦、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甘于付出”的品质,才能够在拯救患者生命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精研医术,在创新与突破中砥砺前行
李勇,主任医师,临沂市人民医院心外二科科主任。兼任临沂市心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外科专业委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大血管外科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临沂市医院协会心血管外科专业副主任委员。
每一名医生成长道路上都充满着坎坷与艰辛。李勇回首30多年来的从医之路依然感慨万千。1991年大学毕业的他来到临沂市人民医院从事心脏外科工作,他发现当时患有心病疾病的患者特别多,加上当时医院医疗条件限制,一些较为严重的患者只能背井离乡到大城市医院求治,还有一些患者家庭还十分贫困,看到患者痛苦、无奈、无助的眼神,李勇的心里十分难受。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掌握一流的技术,让这些饱受疾病折磨的父老乡亲不用到大城市求医。学习成长中他深入了解到心脏疾病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要想在心脏外科领域出类拔萃绝非易事,只能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他废寝忘食地学习钻研,一丝不苟地向前辈师长请教,千方百计与同道进行交流,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专业领域的知识与经验,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通过参加大型学术交流会和研读国内外心脏外科核心杂志,他看到大医院心脏外科技术都在突飞猛进发展,他心急如焚。欲穷千里目,只有更上一层楼,必须走出去开阔视野,转变思维,学习新技术。在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他如愿以偿获得了多次外出学习深造的宝贵机会。在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进修时,他忘我汲取国内顶尖心血管病专家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在中山大学读研期间,他徜徉在深厚学术殿堂里探索心血管外科的理论知识。尤其在芬兰坦佩雷大学心脏中心留学的日子里,他有机会接触国际顶尖学者,学习心脏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的差距使他内心受到强烈震撼,而这些都是决定医疗质量的核心。回国后,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整天想着如何缩小医疗差距,尽快迎头赶上,努力造福患者。
这些难得的学习与进修经历,使他的视野得到极大的拓宽,为他在心脏外科手术领域的精湛技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凭借多年的积累与学习,在瓣膜置换、成型手术、冠脉搭桥手术、大血管手术以及先心病的诊治及微创手术方面技艺精湛,展现出卓越的医疗水平。2019年,他荣获“新心杯中国十大心血管创新技术奖”,该奖项是针对心血管领域的创新技术进行评选的奖项,主要针对的是在心血管技术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医疗机构和专家,能够在这一奖项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更是对他在心血管领域创新与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
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堪称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争夺战。StanfordA急性主动脉夹层一旦发病,生命便迅速进入倒计时。目前国内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主要采用传统孙氏手术,即四分支人工血管主动脉弓替换加远端支架血管置入术,该手术相较于国内外其他手术方式,简化了手术过程、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李勇介绍说:“传统孙氏手术存在多种并发症,如出血、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不全、脑部并发症、脊髓损伤(高位截瘫)等,而且做这种手术面临很大挑战。即便是北京大医院的名专家做这种手术,依然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穷则变,变则通。李勇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并发症的产生与手术中的深低温停循环密切相关。他毅然为自己提出了一个挑战——寻找避免深低温停循环的方法。经过2年的努力,他带领团队研究出分支优先联合阻断弓部术中支架血管避免深低温停循环的全弓置换术,该创新举措有效降低了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内脏器官损伤。在2017年1月-11月期间,李勇连续开展了13例采用阻断弓部术中支架血管联合分支优先技术行全弓置换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用时从原来的八小时及以上缩短至五六个小时,患者术后几乎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肝肾功能损伤。李勇表示:“这项改良技术的意义在于将复杂手术简单化。术中最棘手的深低温停循环环节被避免后,大部分心脏外科医生都能从容应对。”
坚守初心,再苦再累也要对得起病人
约访李勇并非易事,他的日程始终被手术、门诊、查房、会诊、病例讨论、重症抢救占据得满满当当。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心脏外科医生,他每年承担着众多的手术任务,经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但只要患者有需求,他总会第一时间冲往一线。
在李勇的理念中,患者的利益高于一切。生命有无限可能,每个生命都值得医生全力以赴,在他接诊过的众多病号中,心脏停跳的患者焦先生(化名)令人印象深刻。焦先生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病情十分危急,抢救过来的希望已经很渺茫了。李勇及其团队为了抢救焦先生,进行了长达2个多小时的心肺复苏。在这漫长而又紧张的过程中,每一分钟都考验着医生的毅力和专业素养。坚持还是放弃都在一念之间,李勇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高超的医术,和团队成员最终成功地把患者从死神手中抢救了过来。焦先生苏醒后的第一句话竟是想喝一瓶“营养快线”,这看似简单的需求,却让李勇感到无比欣慰,因为这代表着患者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像这样在生死边缘被李勇团队拉回的患者不在少数。他深知,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都带着对生的渴望和对他的信任。“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必须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对待生命不能留有遗憾!”李勇这样说。
据了解,李勇及其团队每年完成的手术量600余台次,在2022年国庆假期期间就完成了7场大手术。这些数字的背后充满着患者重获新生的希望,更是他和团队无数日夜辛勤付出的见证。心脏外科手术复杂、风险极大且耗时漫长,这对医生的医术与医德是严峻考验。他认为,合格医生要为患者提供优质且性价比高的医疗服务。心脏外科手术对患者及其家庭会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所以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李勇总是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为患者节省费用。他会详细对比不同治疗方法、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性价比,为患者选择最经济实惠的方案。在相同病种的情况下,与国家级、省级医院治疗相比,既能让患者获得同样的治疗效果,又能节省开支,避免不必要的花费,这一举措使许多经济困难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赞誉。
李勇虽然是医生,但他非常敬佩科室护理团队的付出。他说,心脏手术患者康复过程中专业化护理工作起着关键的作用,“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就是最真实的写照。在他们科室,医护团队配合默契、融洽合作、互助共进,正是这样才能凝聚起强大战斗力,成为一支来之能战、战无不胜的坚强团队。
薪火传承,甘为人梯助推青年医生成长
“虽然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在我看来,年轻医生是我们医疗事业的未来。”李勇深知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深知每一场手术都是一场无声的战役,必须以精准操作应对各种复杂病情。在他的带领下,年轻医生逐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心脏外科医生。他在手术台上言传身教,耐心地从手术的每一个步骤、细节到如何应对突发情况,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医生。他还经常组织病例讨论、学术讲座,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在他的培养下,年轻医生不仅手术技能得到提高,更传承了他严谨、负责、关爱患者的职业精神。
他经常对科里的年轻大夫说:你有多勤奋,你就有多优秀。医院一直努力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大家一定要懂得珍惜,要积极到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深造,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的学术会议,积极与业内精英交流切磋,全面提高和完善自己。他还要求年轻医生要向学科带头人、金柳叶刀奖获得者张凤伟副院长学习,榜样就在身边,要勇于比学赶帮超,走向更高的平台、更远的远方。
在采访的最后,李勇表示:“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心’事就要用心做,让生命无憾,让患者满意,这就是作为一名心脏外科医生的心愿。”
(临报融媒记者 孔令华 通讯员 刘树业 胡志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