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

临沂高新区:科技赋能危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临报融媒 2024-12-26

在临沂客户端讯 近年来,临沂高新区树牢安全发展理念,通过深入调研、精准把脉,创新建设信息化智能管控云平台,不断强化清单管理,全面实施“八底”策略,实现了危化企业安全治理模式由“补救”向“预防”转变,多措并举筑牢辖区企业安全根基。

深入调研

精准把脉安全隐患之源

高新区有32家危化企业,其中加油站26家,分布于区内多个关键区域,另有6家危险化学品使用、储存、经营企业。“此前,我们实地调研发现,不少企业安全意识不强。”高新区应急管理局危化科科长汲蕾说,“表现在有的企业安全设施缺失或老化,有的企业员工安全意识较淡薄,有的企业存在违规操作等。这些问题,对企业本身和周边构成了安全隐患。”

他们通过调研找到问题症结,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分析研判力度,为进一步丰富应急管理工作手段、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打下了基础。

科技赋能

由“补救”向“预防”转变

高新区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力量,精心构建危化行业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在刚开业不久的中联石化加油站,记者发现加油站立柱上方的智能监控很抢眼。“只要在禁止区域内有接、打手机的动作,监控就会在第一时间内发出语音提醒。”该站安全管理员连豹介绍,“接、打电话的人在听到语音提示后都会挂断电话,下一次再来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接、打电话的现象了。”

该站的各种数据通过自动采集,汇总到信息化智能管控云平台上,监管人员通过图像识别和行为分析技术等,对企业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管,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从而大大提升了安全管理质效。

高新区非现场执法手段的创新应用,改变了传统监管模式,开启了危化行业安全管理的智能化场景,实现了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的关键转变。“目前,高新区内的危化企业都在进行信息化智能平台的建设和连网。”汲蕾说。

清单管理

夯实精准监管服务之基

在清单托底工作中,高新区实行危险化学品企业“一体化表格”,涵盖38项核心要素,为每家企业打造“安全档案”,实现“一企一档”规范化管理。此举既有利于监管部门准确、全面地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生产运营状况等,也能让监管部门为企业量身定制精准监管策略、服务方案,从而大大提升了监管效能与服务质量。

在三级标准化建设中,高新区应急管理局聘请专家团队深入企业调研,为企业“量体裁衣”,从硬件与软件两个层面为企业筑牢安全防线。此前,一危化企业因存在违规行为被罚款18.8万元,后来在专家团队帮助下,经过整改,企业面貌焕然一新,有力保障了企业的安全经营。

此外,7S现场管理方法的引入,帮助危化企业养成了良好的现场管理习惯,企业日常管理更有章法。

多元举措

构建安全生产坚固堡垒

“对企业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专项培训是高新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高新区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执法大队长赵国任说。局里定期组织专家授课,对企业员工开展系统、深入培训。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等多种形式,以考促学,督促员工深入钻研危化品的性质、危害、操作规程与应急响应措施,真正做到知危险、会避险。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培训,为企业打造了一支懂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同时,充分发挥高新区危化品行业协会的作用,为行业企业提供了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了行业自律与共同发展,有力推动了行业整体安全水平的提升。

两年来,高新区危化行业无一起较大安全事故发生。下一步,高新区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底线思维,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行业协会、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等多方紧密协作能力,持续提升危化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保障,为“突破高新”营造安全作业氛围。

临报融媒记者 路波 通讯员 王军华 管昭通 李晓军

( 编辑: 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