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有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它承载着千年的风霜雨雪,见证了无数朝代的更迭与变迁。在这片土地上,蜿蜒着一条巨龙般的遗迹——齐长城遗址。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勇气的象征。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穿越时空的旅程,去探寻齐长城背后的故事,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震撼与感动。
据《水经注》载:“山上有长城,西接岱山,东连琅琊巨海,千有余里,盖田氏之所造也。”《竹书纪年》谓:“周显王十八年齐筑防以为长城。”《齐记》云:“齐宣王乘山岭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因齐国筑长城而得名。
齐长城,横亘于齐鲁大地,是我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年代最早的古代长城。齐长城最早载于《管子》:“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其依山势而筑,西起黄河河畔,东至黄海海滨,迤逦山东17个县(市、区),建筑宏伟,规模壮观,造就了瑰丽多姿的文化与自然景观。
相传,齐国为防御晋、鲁、莒、吴、越、楚等国的进攻,自春秋中期到战国中期的齐威王、齐宣王,历时三百余年,自西向东构筑起1200余里的军事防御工程,这就是著名的齐长城。沂水境内的齐长城,自沂山南部的泰薄顶入境东南行,经点将台、大岘山、穆陵关、龙山、凤鸣山、牛山、杨廷山、三楞山,与从临朐、安丘进入沂水的二道长城会合后入莒县,齐长城遗址(沂水段)历经沙沟、马站、圈里、杨庄、官庄五乡镇,全长42千米,大多为土沙(石)混合夯筑而成,少部分为石块砌筑,遗址现存高度0.5-3米,基宽4-11米不等,目前保存较好的19.4千米。齐长城垣高墙坚,烽火台、堠堡、戍楼比栉,古城堡、烽火台、点将台遗址12处,马站段遗迹保存最为完好,尤其是穆陵一段。这里正当鲁中南北分水岭,齐长城中段,群山拱卫,地势险狭,关口居高临下,雄视八方,为南北交通的必由之路。周朝为齐国的南大门,号称“齐南天险”,素有天下最早雄关之称的穆陵关正位于马站镇北大岘山口,穆陵关也是齐长城上最重要的关隘之一,《古骈邑•穆陵关》载:“穆陵,齐国南门也。严阵难犯,固若金汤。”今尚存明嘉靖年间修葺关楼时所立石碑。
穆陵关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马站镇关顶村,北望临朐县,是世界文化遗产古齐国所建长城上最重要的关隘,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第一关隘,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由于建于黄河、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之上,也被视为天然的地理分界线。 穆陵关总占地面积4,600余公顷,公元前319年齐国将以前零星修筑的长城加以延长,西起平阴、东至琅琊台,蜿蜒500公里。自齐国始,历代均视穆陵关为战略要地,派兵驻守。今尚存明嘉靖年间修葺关楼时所立石碑。
穆陵关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已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齐国犹嫌不足,在穆陵关以北5公里,又构筑了第二道长城防线。二道防线从泰薄顶东侧的脖根腿北去,经草山亭、太平山、青石胡同、城顶山、摘月山、卧牛城,在临朐、安丘境内转一个大弯,在莒县、沂水边界与第一道长城会合,两道长城围成一个以穆陵关为核心方圆五十里的“长城”。二道长城的关口名“大关”,大关以北不远是“小关”。小关、大关、穆陵关,三重防线三道关,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纵深防御体系。
穆陵关一带山峦起伏,长城蜿蜒,绿树成荫,芳草萋萋,雄关屹立,风景优美。每年春来时节,穆陵关齐长城北部山区,常常是雪封大地,银装素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派北国风光;而关南的沂蒙大地,由于山岭阻挡,则是冰雪消融,暖气融融,草木吐翠,春意盎然,另一番南国景象,明清《沂水县志》中记载的“沂阳八大胜景”之一“穆陵停雪”即由此得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吸引了无数的骚人墨客,给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篇章,清人祝植龄曾作《穆陵停雪》云:穆陵古道界青齐,路转峰回望欲迷。北近岘山岚气会,南临沭水暮云低。桓侯胜烈今何在,仲父高勋古未题。惟有阳崖含腊处,三春积雪画桥西。
穆陵关北侧有常将军庙。相传将军姓常名玄通,当年齐王派常将军带领民工修长城,常将军曾和民工说,他走到哪里长城就修到哪里。常将军家在穆陵关北常家沟,当快修到穆陵关时,常将军想到家中看望一下,但忘记与民工说明,便拐弯向北走去,民工就跟着把长城修到了常将军家附近,这就是二道长城的来历。后齐王得知,便以私自探家误修长城之罪杀了常将军。不久楚军北上攻齐,损兵折将,昼夜苦战,终于攻破了穆陵关防线,不料又被第二道长城挡住。询问当地百姓,皆言至齐国国都有十道长城,于是楚军知难而退,齐国才免遭劫难。这时齐王认识到多亏常将军修筑的第二道长城,于是下令建庙、铸像以作纪念。关顶村的刘兴廷老人,还清楚地记得常将军铁像,屈膝端坐,雄健魁伟,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拉走炼铁了。
沂水有许多关于齐长城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相传在齐长城修建期间,有一位名叫孟姜女的女子,她的丈夫因被征召去修建长城而一去不返。孟姜女思念心切,背上行囊踏上了寻夫之路。她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齐长城脚下。然而,当她得知丈夫已经累死在工地上时,悲痛欲绝,哭倒了长城八百里。这个传说虽然充满了悲情色彩,但也从侧面反映了齐长城修建的艰辛与不易。
1977年,沂水穆陵段齐长城遗址被定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齐长城遗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