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

银雀丨大哥与西藏

临沂日报 2025-03-09 阅读次数: 39456

2024年11月28日,大哥马建国在郑州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他的突然离世,让我们全家陷入悲痛之中。大哥远在西藏与我们离多聚少,却是我们兄弟姐妹崇拜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

我们兄弟姐妹六个,只有大哥出生在战争年代的1944年9月。那时,父亲是八路军武工队队长,我们全家自然就成了日本鬼子和汉奸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想着用母亲和大哥当诱饵,消灭我爸和他的武工队。为了躲避敌人的跟踪和追杀,母亲带着不满周岁的大哥东躲西藏,在邻村老百姓和交通员们的交替掩护下,成功到达解放区与父亲团聚。那些年,大哥吃不饱、穿不暖是常事,半夜里被父母亲提溜起来,冒着枪林弹雨转战南北也习惯了,从不哭闹;通过敌人的哨卡时,面对刺刀和威胁也不害怕,搂着母亲的脖子不说话。只有当地下交通员的马兴法大叔到根据地报信说俺爷爷、二大伯等基干民兵被国民党王洪九杀害在临沂监狱时,一家人才抱头痛哭起来。

1948年10月家乡解放,大哥跟随母亲回到老家西册山村。父亲跟随许世友将军的“胶东铁拳”部队,参加了淮海战役。攻克南京后又转战祖国的大江南北,直到1958年在福建炮轰金门后换防江苏无锡,母亲才带着大哥随军。1964年初,父亲转业回临沂工作,大哥自己则继续留在无锡上高中。毕业后被部队直接保送进了中央办公厅一局直属干部学校。

1966年6月,大哥毕业分配刚到西藏,就参加了藏北羌塘草原(无人区)科学考察队。一次,行进途中一个战士突发阑尾炎,打针吃药后,还是疼得满地打滚。最担心的是发烧了,在海拔4700多米的高原地区这可是要命的事。带队领导指示队伍继续前进,部分医务人员停下为战士治疗。大哥就在断后的队伍中,负责守护。太阳偏西,后队领导接到前队领导指示,让大哥迅速骑马赶往宿营地接受任务。大哥立马整理好马匹和枪械,快马加鞭冲了出去。他单人匹马在茫茫的草原上飞驰,尘土扬起一道灰黄色的烟雾,偶尔看见远处有藏羚羊成群地伴跑或站在高处静静地看着他。钻进一个山谷,大哥心里越发紧张了,山风呼啸着,还不时传来怪叫声,让人寒颤。大哥左手牵着马缰,右手紧握盒子枪,心急火燎地跑出了深山,这时才隐约看见前面的大部队。

大哥说很感激在无人区的艰苦经历,他不仅学会了骑马、打枪、围猎、野炊和捡牛粪,还学会了吃生肉等生存技能。

1984年,大哥出任西藏自治区档案局局长。当时西藏历史档案馆的库房是布达拉宫下几百年历史的藏式石屋,潮湿阴暗,老鼠、小虫肆虐,木质结构腐朽,随时有坍塌之危。1986年,自治区决定建设现代化档案馆。大哥从立项选址开始便全身心投入,白天在工地与工人一同忙碌,烈日晒黑了他的皮肤;夜晚,他还在仔细研究规划图纸,为每一个细节反复斟酌。为了这个项目,大哥累出急性肾盂肾炎,却仍坚守岗位,直至1988年10月档案馆顺利竣工。

1988年11月初,大哥因身体原因,内调临沂工作。那段时间,他时常望向西南方向,心中满是眷恋。1990年,大哥应邀回西藏参加档案馆开馆和档案学会成立庆典,作为嘉宾受到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的接见。领导握着大哥的手问寒问暖,并诚挚地说:“老马,看你身体恢复得挺好的,回来吧,西藏的发展需要你!”

大哥心里对西藏从未割舍的深沉爱恋顿时重燃,他毫不犹豫二次进藏。先后在区直工委、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区政协提案委和区党委巡视组担任要职。2005年大哥60岁,还亲自挂帅巡视林芝和阿里地区,此时他的心脏、肾脏都已出现明显的症状。但他怀揣着对党的忠诚初心,不顾家人和医生的劝阻,毅然踏上征程,一去就是三个月。特别是在阿里,他克服高原反应和身体不适,深入调研,为当地发展出谋划策。

2008年大哥退休,但他并未停下脚步,而是笔耕不辍。他常常在书桌前一坐就是一整天,仔细整理在西藏的工作笔记,那些泛黄的纸张承载着他的青春与热血。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终于完成了20多万字的自传——《西藏岁月》,为人们了解西藏的发展历程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马建宏

( 编辑: 李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