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北集村学子墓的故事

在临沂客户端 2021-03-09 阅读次数: 12500

史松玉 刘松国 杨佃卿 口述 李凤苍 李树彪 吴瑞强 整理

李举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京城。进入考场,他拿起试卷一看,考试题目恰巧是在赶考途中与刘生一起议论过的话题,他掩饰住内心的兴奋,磨足墨汁,毛锥轻摇,笔走龙蛇,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

在莒南县道口镇政府驻地西北1公里处的沭河西岸,有个北集村,村北有一座古墓,该墓直径约3米,墓前有一块普通的石碑,碑地面上高度约0.98米,宽约0.60米,厚约0.24米,碑体为石灰岩材质,风化剥蚀严重,有青苔漫漶,多裂纹,颇有风霜岁月之感,碑身左上方残缺,四周刻有花纹,碑面刻字甚多,字体约拇指腹大小,现除依稀可见“生墓铭”“历四十八年五月初二日卿眷”等字外,其余字迹大部漶灭损泐,无法辨识。在当地民间,这座古墓背后流传着这样一个历史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科举考试大行其道,少数寒门子弟可以通过刻苦学习考中举人、进士来当官任职,从此跳出农门,跃入龙门。南京附近某村有户李姓人家,家境贫寒,生有一子,名曰李举。其父母为了让李举一门心思专心读书,将来进京赶考弄个一官半职的,平日省吃俭用,想方设法筹钱供其上学,农田活都不让他干一点。李举也立志考取功名,他夙夜匪懈,焚膏继晷,饱览经书,自觉学有所成,适逢朝廷会试临近,满腹才华的他就决定进京赶考。然家中既少盘缠银两,也无马匹,就连件像样的衣裳也没有,父母为筹集路费,拿出全家的积蓄根本不够,无奈之际又卖了二亩良田,李举就这样踌躇满志地到京城赶考,能否封妻荫子、光耀门楣,就在此一举了。

李举独自一人赶路,跋涉三日后来到一个小镇,这时天已经黑了,他想找一个便宜的栖身之所,见路边有一个小客栈,就走进去,刚要问还有没有住的地方,这时又进来一位学子,名曰刘生。二人相互寒暄之后,又自我介绍,方知其是河南人氏,来南京交了卷纸,赴京会试的,因有同一个目的,又去同一个地方,都觉得是缘分,很快就成了朋友。是夜皓月当空,二人言谈投机,志趣相投,修身齐家、治学为官的话无所不谈,一席长谈下来,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当场并肩跪地,请天地为证,就结为了异姓兄弟。二人中李举年长为兄,刘生为弟,并立下誓言:无论进京的路途多么艰难,俩人都将相互扶持,不离不弃,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二人约定一路结伴同行,相互有个照应,又可以切磋学问,同时还可消除途中寂寞。歇息一宿后,收拾好行装就一同上路了。然从偏远乡下向承载他们梦想的京都进发,这一路少说也得走三个月,途中虽然饱经劳顿之苦,但他俩就像亲兄弟一样,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为了省些支出,晚上都睡在同一个铺上。关键是他俩念念不忘勤奋念书,相互提问,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因此,他俩在结识后的赶考途中,学问都有大进。

天有不测风云。这天,他俩进入山东地界正沿着毛河前行,当时天气晴朗,烈日当空,万里无云,二人都走得汗流浃背、又渴又累,想找个荫凉的地方休息一下,环顾四周却不见一棵大树、一间草屋,无奈之下只得继续前行。突然,雷声大作,暴雨倾盆,因无处躲避,两人瞬间成了落汤鸡。李举身体尚可,而刘生的身体单薄羸弱,淋雨后时间不长就染上了风寒,接着就出现乏力、发热、咳嗽等症状,起初还能坚持,渐渐地就体力不支了。在这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茫茫荒野之中,连个人影也见不到,可愁怀了李举,只能扶着刘生慢慢前行。天色渐渐地黑了下来,时有狼嚎声传来,此时,手无缚鸡之力的李举已筋酸骨乏,疲惫不堪,他知道此时停下就是等死,为了刘生能及时得到治疗,必须先找个落脚地方,他咬紧牙关背着刘生继续赶路。走着走着,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一村庄,李举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老天开眼,总算找到了人家,兄弟有救了。

李举急忙走到一院子前敲门,一位白发苍苍、留着一把山羊胡子、非常面善的老者开了门,李举忙弯腰施礼道:“我俩是进京赶考的书生,路经这里,我弟因雨淋致病,望老伯给予方便。”说着说着两行泪水潸然而下。这老者也是秀才出身,他深知这些赶考学子的苦处,看到眼前斯文儒雅的学子遇到难处,又见二人都着一身陈旧青衫,定出自清寒之家,极为同情二人的遭遇,遂急忙一同把刘生抬进屋内,李举忙施礼答谢,并知道此地是北集村。老者急忙喊起老伴烧水做饭,精心伺候有加。

第二天,天还不亮,老者就慌忙请来了郎中,李举又是抓药又是煎药,亲自煎好药后端到刘生面前,先试试不烫人后再让刘生服用,但刘生的病情一直未见好转。两天后又请来了另一位郎中,一番望闻问切后,郎中忍不住叹息摇头,刘生已病入膏肓了。刘生也感觉自己去日不多,弥留之际,就把李举叫到床边,少气无力地说道:“我本想与你一同赴京赶考,不料竟一病不起,连累于你,看来我要客死他乡了,这是天意使然,你就不要管我了,赶快进京赶考,此次若兄高中,我自当瞑目,你莫要悲伤,不要因我耽误了你的前程,下辈子咱俩还做兄弟……”

李举看到奄奄一息的刘生,心如刀绞,听此言后更是一阵心酸,泣不成声,他紧紧握着刘生的手,说:“我不会丢下你不管的,切莫胡思乱想。”说着说着,只见刘生两腿一蹬就撒手归西了,李举呼天唤地,悲痛欲绝。

为让刘生能够入土为安,李举就拿出身上仅有的盘缠,请了几个人,买了口棺椁,含泪将刘生安葬在村北旷野里,为了日后能重修墓室,还特意在墓前立了木牌,上书“大明学子刘生之墓”。

完成这一切的李举已身无分文,心里就想,十年寒窗,埋头苦读,眼看就要博取功名,如今却在这里流连耽搁,连回家的盘缠都花了个精光,别无他法,只得弃考,准备要饭提前返回故里,三年以后再重整旗鼓,并承诺等日后发达,定当将刘生厚葬。

而村里的老百姓看到李举小小年纪在患难之中对刘生如此情深义重,认为他绝非池中之物,日后定能飞黄腾达,虽然大家手头并不宽裕,但为了李举能继续进京应试,都自发地为其捐钱,李举接过乡亲们筹集的那沉甸甸的包裹,洒泪告别众乡亲向京城奔去。

李举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京城。进入考场,他拿起试卷一看,考试题目恰巧是在赶考途中与刘生一起议论过的话题,他掩饰住内心的兴奋,磨足墨汁,毛锥轻摇,笔走龙蛇,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放榜之日,考生们簇拥争看,李举则忐忑不已,万一考不上,就对不起死去的兄弟及那些帮助过自己的北集村父老乡亲。皇天不负有心人,李举果然不负众望,金榜题名,接着就打马游街,好不体面,不久就放任做了个知县。

李举到任之前,先来到当初落难的北集村,答谢众乡亲,接着就对刘生墓重新进行了整修,并立一石碑,自己亲自撰文,详细说明与好友刘生赶考的遭遇与友情。因为无人守墓,他怕刘生的坟墓孤零零地立在乡野间太过凄凉,于是就在墓地周围置办良田一亩,种此良田者要履行看护此墓的义务。

看到在地位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后的李举还如此珍惜这段兄弟情谊,在场的众乡亲倍加感动。临行前李举在刘生墓前伫立良久,他对着刘生墓深鞠躬拜了三拜,又双膝跪地含泪别过众乡亲后就走马上任了。其后李举还经常来墓地祭拜,至于来过多少次,后人已无从知晓了。

到了民国时期,墓周的这亩良田由村民刘伶耕种着,有一天他在沟旁劳作,因榔头松动了就在石碑上敲了敲,结果把石碑震掉了一角,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石碑左上角残缺的原因。

解放以后这亩良田就充公了,但村民为学子墓添土上坟并没有因此而间断。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古今多少事都已成云烟,而北集村学子墓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仍能巍然立于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令人倍感欣慰。如今它已是北集村一道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为每一位造访者诉说着两位寒门学子间那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 编辑: 韩晓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