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州,临沂城区的旧称。据《北周地理志》载:“沂州,后魏置北徐州,北周改为沂州。”又据《太平寰宇记》载:“周武王宣政元年(公元578年)改北徐州置沂州。沂州城东临沂水,因以名之。”
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即丘县治西移(遗址在今临沂市兰山区兰山街道古城村),于此置北徐州。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元),改北徐州为沂州,移治晋琅邪郡城开阳。其范围曾包括今鲁南的临沂全部、枣庄东部,鲁中的沂源、新泰,鲁东南的日照全部,以及苏北一带。此后的隋唐五代时期,临沂城时而称琅琊,时而称沂州,甚至出现过琅琊/沂州双重称谓同时存在的时期。一直至金朝,临沂城才确定为沂州。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朝廷升沂州为府,置附郭兰山县,降莒州为散州,属沂州府,领兰山、郯城、费县、沂水、蒙阴、日照、莒州,共6县1州,“沂州府”的地名正式形成。这是整个临沂地区现在的行政单位(即3区9县)以临沂城为中心的第一次大团聚。从那时起,沂州府作为一个稳定的行政区域,其百姓开始有了以临沂城(时称兰山)为中心的文化认同,也逐渐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沂州府位于南北交通要道,历来深受重视,乾隆皇帝曾两次为沂州府题写御笔。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来到山东,驻跸济南,当时的山东巡抚准泰向乾隆皇帝奏请:山东沂州府旧有景贤祠(即五贤祠)修建完竣,请赐御笔。乾隆遂依奏赐七言诗一首。诗曰:“孝能竭力王祥览,忠以捐躯颜杲真。所遇由来殊出处,端推诸葛是全人。”以诗褒扬了沂州府历史上的五位贤人:诸葛亮、王祥、王览、颜真卿、颜杲卿。于是,准泰将此诗发交沂州府,在祠内勒石立碑。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乾隆皇帝再次南巡途经沂州府,召见沂州知府李希贤予以表彰,便应李希贤奏请,在行宫内再次留下墨宝以表彰两位汉代名臣疏广、疏受。诗曰:“荒城名尚二疏存,置酒捐金广主恩,贤损志愚益其过,不惟高见实良言。”李希贤随即命人勒石立碑,置于临沂城南关阁子门外,这也是现今御碑街社区名称的由来。
作为沂州府治所所在地,现今的临沂城区留下了很多与沂州府有关的故事和地名,考棚街便是其中之一。考棚,又称考院,是科举时期考试生员的地方。清朝初年,临沂没有考院,沂州府下属七个县的考生,都要到曲阜应试,跨越沂河、沭河两道天险,来往十分不便。乾隆十九年秋(公元1754年),适逢丰收,沂州知府李希贤倡议捐建考院。李希贤拿出一年的俸禄作为表率,各县的乡绅便积极响应。兰山县知事王垲十分高兴地承接这项重任,于是选择了知府衙门西颜家巷的空地,买了一些旧宅的砖瓦,建了考院。后世为纪念李知府的这一爱民之举,将考棚门口的路命名为考棚街,沿用至今。
民国二年(1913年)沂州府建制撤销,“沂州”这一地名便不再使用。自南北朝时期至民国,“沂州”之名使用时间长达1335年,成为了临沂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
2016年,沂州古城景区在河东区开工建设,按明清沂州的城市格局修建,东起镇海门,西至瞻蒙门,南起望淮门,北至宗岱门。城内修复有明泾王府、沂州府衙、沂州塔、平野台等沂州城标志性建筑景观,现已成为临沂的城市新地标,承载着关于“沂州”的记忆延续着临沂的历史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