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 近日,71岁的张阿姨(化名)因突发头晕、行走不稳被紧急送至莒南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经神经内二科卒中团队快速评估,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在黄金时间窗内完成静脉溶栓治疗。然而溶栓后患者病情却出现意外进展——意识逐渐模糊,肢体无力加重,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治就此展开。
精准出击 多学科协作锁定“致命元凶”
面对病情急剧变化,卒中中心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神经内科、影像科、介入团队、麻醉团队等紧密配合,通过急诊磁共振检查锁定“真凶”:基底动脉急性闭塞!基底动脉是脑干的主要供血血管,脑干掌控呼吸、心跳等生命中枢功能,这一位于脑干核心区域的重要血管闭塞,极易导致呼吸心跳骤停,传统治疗预后极差,据文献报道后循环梗死患者良好预后率不足30%。
技术突破 介入取栓打开“生命通道”
时间就是大脑!手术绿色通道迅速启动,介入手术室紧急备台,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在麻醉科全力配合下,紧急实施脑血管介入取栓术。通过微创穿刺,介入医师将取栓装置精准送达闭塞部位,成功取出长达约1cm的暗红色血栓。术后次日,患者意识转清,肢体功能明显改善,复查显示脑干核心区血供完全恢复,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最终预后良好,实现了从昏迷--到独立行走的突破,成功帮助患者转危为安,拯救了患者,挽救了家庭。
“基底动脉闭塞是神经科最危急的病症之一,每延迟1分钟救治,就会死亡190万个脑细胞。”神经内二科赵广晖主任说,“此例救治成功离不开患者家属的及时送医、静脉溶栓与介入取栓的序贯治疗以及紧密配合多学科团队的无缝衔接这三个关键,让患者在4.5小时黄金时间窗内得到了有效治疗。”
作为县域内唯一一家具备介入取栓能力的卒中中心,莒南县人民医院已建立24小时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平均静脉溶栓DNT时间(入院至用药)稳定控制在45分钟以内(国家质控指标为60分钟),介入取栓技术覆盖前循环、后循环及颅内大血管闭塞等高难度病例。近年来通过推行“溶栓-取栓桥接治疗”、“多模态影像评估”等先进技术,进一步降低了脑梗死的死亡率、致残率。
关注脑健康,从识别卒中信号开始!专家提醒,当出现“头晕、言语含糊、嘴角歪斜、肢体无力”等中风症状时,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0539-7289120。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孔令华 通讯员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