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报头条丨十年治山河 朝夕润沂蒙——临沂市加快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临报融媒 2022-09-29 阅读次数: 12745

兴水利除水患,保安澜惠民生,是水利工作的重要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水利系统深入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问题,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一体化治理。十年来,水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水利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建立,“水美沂蒙、水润民生”治水兴水新画卷徐徐展开。

水利重器 守护安澜

走进临沂市岸堤水库,优美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碧水蓝天共一色、生态画卷暖人心。岸堤水库不仅充分发挥着防汛、农田灌溉及城市供水的功能,还改善了库区周边及流域的生态环境,对临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8年,运行多年的岸堤水库迎来了一次全面提升,投资4亿余元的除险加固工程启动。“通过此次除险加固,水库的防洪能力大大提升,切实达到了‘百年一遇’的设计标准,经受住了多次强降雨过程的考验,将拦蓄的洪水变成优质水资源,真正将水害变成水利。”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岸堤水库管理中心主任丁文金说。

作为国务院确定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临沂市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邳苍郯新片区治理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建成后将彻底改变兰山、罗庄、河东、兰陵、郯城等县区约2308平方公里的低洼易涝区现状,从根本上提高辖区防洪排涝能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沂南双堠水库作为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列入淮河流域综合规划,建成后可有效削减蒙河和沂河的洪峰,缓解下游河道及临沂城区的防洪压力,目前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

兴修水利,百年大计。十年间,临沂市共完成63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66亿元,治理长度399.26公里;完成37座大中型水库及48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累计完成投资37.71亿元;实施了568座小型水库和1325座病险塘坝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11.14亿元;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提升工程,累计完成投资9.74亿元;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邳苍郯新片区工程,初设批复总投资21.82亿元;沂沭河上游堤防加固工程,总投资7.3亿元,全面提升干旱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和超标准洪水应对能力。

从空中俯瞰沂河,拦河闸坝工程如一条条巨龙,将偌大的沂河层层拦蓄,这些拦河闸坝工程,成了一道道防洪“重器”。当强降雨来临,通过全市水利工程防汛抗旱智慧防御平台,科学预判水库河道可能发生的洪水情况,对37座大中型水库进行实时监测调度水位和开闸泄洪情况,科学调控泄洪流量,充分发挥水库、闸坝蓄滞洪水、削峰错峰的作用,实现水利工程的防洪减灾效益,为群众平安、河湖安澜提供坚实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事业,临沂市水利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市水利工程逐步实现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在保障水旱灾害防御和兴利调度运用的基础功能上,助力了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改善、水风景优化和水文化提升。十年来,作为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领域,全市水利建设投资一直在高位运行,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不断完善,防洪减灾成效显著,成功应对2018年“温比亚”台风、2019年“利奇马”台风、2020年“8·14”强降雨、2021年“烟花”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考验,全面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水利局因表现突出,荣获“山东省抗击台风抢险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涓涓清流 振兴乡村

中秋佳节,莒南县大店镇六村村民王家玲拧开水管清洗水果,高兴地招待走访的亲朋。“水质好,水垢少,做饭煮汤都香。今年连月旱,水井见底了,可这自来水一天也没停过。”群众衷心点赞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提升。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临沂市坚持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利脱贫攻坚底线任务和推进乡村振兴重要内容,全面实施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向“城乡供水一体化”转变,十年间,全市累计完成建设投资近82亿元。特别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期间,投资55.92亿元,解决了5109个自然村、458.3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自来水普及率达98.14%。市水利局农水科也因工作突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自来水通了,后期如何管护?临沂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创新推行农村供水“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的发展思路,实现了农村饮水由单村到联村、由小联片到大联片、由小网到大网的转变;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体制,确保了农村群众喝上水、喝好水。

涓涓清流滋润了农民群众的心田,也浇灌着沂蒙大地的万千良田。十八大以来,临沂市全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书写了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新答卷。

秋高气爽,花香满径。兰陵县苍山街道小东山村美景扑面而来。得益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落地落实,这个库区移民村融入相邻的压油沟田园综合体“产业链”,大力发展盆景产业,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入选2022年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移民的贡献不能忘。十年间,临沂市累计投入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16.92亿元,组织实施各类扶持项目3661个,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库区村庄,打造了一批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具有水利行业特色的生态宜居美丽移民乡村,助力水库移民真正“移”进幸福生活。

竹林深处,享受水趣。沂南竹泉水利风景区发掘资源禀赋,坚持文旅结合、产业振兴,成为越来越多人向往的“诗与远方”。村民年收入从2007年的不足4000元增长到如今的4万余元,当年落后封闭的小山村,成了越来越多人向往的富裕村。景区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成为全国水利风景区标杆。

十年来,临沂市持续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以水为媒助推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已经建成8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2个省级水利风景区,命名13个市级水利风景区、120处水利风情小镇(村、园),这些以水利工程为依托而建设的水利风景区,正在发挥生态治理、休闲观光、文化传播等作用,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扮靓了沂蒙大地,让城乡品质与气质更加迷人。

幸福河湖 滋润民生

蓝天碧水相接,晨曦唤醒柳枝,一天的生活从河边晨练开始。沿着南涑河沿岸绿道走上一圈,已经成为退休职工陈国庆和老伴近年来形成的习惯。“修建得像公园一样,环境太美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市民频频点赞的背后,饱含着对生态环境治理的认可。

时针拨回到2018年,当时的南涑河解放路至涑河段,河水污浊,环境较差,周边群众苦不堪言。市委、市政府以河长制为抓手,持续开展清河行动,进行河道综合整治,实现了长治久清。如今的南涑河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成为城市秀美景观带、市民休闲好去处。

南涑河巨变,是临沂市河长制织密责任网并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十年来,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河湖保护治理管理责任体系全面建立,实现了全市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有人管、有人护。

作为全国首批55个纳入中央财政支持的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区县之一,兰山区全力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孝河水系充盈、添彩壮景,柳青河河道行洪排涝能力显著增强,涑河串起沿线村镇美景,成功打造省级美丽示范河湖。生态为民,区域治理,绘就水乡美景。截至目前,沂河城区段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河湖,临沂市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18条,完成了45条市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建设任务。

良好的生态之水,托举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舟。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持续推进,累计投入资金7.62亿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98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160余个,在水源涵养、保土、防洪和优化产业结构、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良好效益。

市水利局获评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先进集体,大水网调水工程星罗棋布……临沂市水利发展成绩单赢得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赞誉,水利部调研组认为临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沂蒙’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沂河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全市水利系统将紧紧围绕市第十四次党代会“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目标要求,以“严真细实快”的过硬作风,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坚定信念,勇于担当、踔厉奋发,加快建设“丰枯互济、旱涝调适、区域互补、生态涵养”的现代水网,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临报融媒记者 赵泽军 朱鹏 通讯员 张其余 张晓冬

( 编辑: 李济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