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报情缘

临报融媒 2023-08-21 阅读次数: 14247

我的职业生涯可分为两段,都与《临沂日报》紧密相连。前12年在平邑县宣传系统工作,是《临沂日报》的通讯员;2002年考入临沂日报社成为一名报人,至今已整整21年。

记录,为了后人不忘

我刚做通讯员时写不了大稿,就到基层采访普通人物,不想正合了《临沂日报》(当时叫 《临沂大众》) 的意。创办幼儿园的农村姑娘,到深山开矿的大学毕业生,养种猪的小媳妇,卖牲口的庄稼汉,弥留之际还念叨工地安全的退伍军人,声带切除、用小黑板和人交流的村党支部书记,辉煌不再但奋力转型的老典型……总之,只要是好人新事,不管多远多偏,我都尽力抓住线索形成稿件。仲村镇鲍家村少年鲍亮为救落水儿童遇难,得知这个消息已是事情发生1个月之后,从新闻时效讲,有些晚了。但我不甘心他的英雄事迹就这样悄无声息,所有的牺牲都应该被铭记。我含泪走访,含泪写作。稿件很快在 《临沂日报》 二版头条刊发,引起很大反响。团县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并授予“英雄少年”称号。

《临沂日报》是我心目中的图腾,她心系人民,海纳百川,成就平凡,因而不凡。打开墨香四溢的报纸,映入眼帘的,不是文字和图片,而是党领导下临沂人民的奋斗史、创造史,是诗、是画。与《临沂日报》结缘,做人民的歌者,是我此生莫大的荣幸。

做通讯员期间,报社记者、编辑老师们的无私帮助,是我成长的重要助力。刘广阔老师在采访临沂地委委员、平邑县委书记李玉妹时,特意带上我,稿件署名时把我放在他前面,那是我在《临沂日报》发表的第一个头版头条;孙佳志老师手把手教我写经济新闻,帮助我策划了许多重头报道;张连民老师给我讲解图片新闻选材,示范拍摄要领;到临沂日报社学习期间,陈久钦老师直接安排我参加市重要会议报道;我甚至还听说,惠东波总编亲自为我的稿子撰写评论……

燃烧,为了青春无悔

因了《临 沂 日 报》子报《沂蒙晚报》的创刊,我和来自各地的30多位同志一起,幸运地考入临沂日报社。青春之火,瞬间点燃。从通讯员到专职办报,跨度不小,就边闯边学,在模仿中摸索,青年人有的是激情,领导放手我们就放胆。因为鞭挞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有当事人上门来找麻烦,我们把记者“保护”起来,由老总出面接招;因为准备好的稿件临时有特殊原因不合适发表,预留的版面须填补,编辑连夜调度,捉刀急就章;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媒体开放日,国内外 70 余家媒体的记者云集 , 我们的记者情急之下“跳”上椅子,争取到了向省长提问的机会。发行季,从总编到编辑、记者,全员走上街头化身“卖报员”;举办活动,拿惯了笔、敲惯了键盘、举惯了相机的手,搬物料、搭舞台、摆会场,全无娇气;和读者、社区居民互动,上一秒还在作为记者采访,下一秒抄起话筒就是节目主持人、高歌一曲也有明星范儿……工作需要我们成为什么角色,我们就能、就行;编辑部的激情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党的新闻工作,责任重大。当值班总编期间的一件事,我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并暗自庆幸。那次值班几篇稿件来得较晚,凌晨两点了,最后一个版才送到我手里。尽管签过几十个版后已十分疲惫,但我还是坚持通读全文,结果逮了一个大差错,“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某某某”的“副”字给漏了。我用笔在大样上标出,签改后付印。下班后,有预感似的,我又打开电脑查看该版,这一看差点跳了起来:编辑把“副”字放错了地方,成了“全国人大副常委会委员长某某某”。要命!立即通知印刷厂待机,编辑返岗,重新改正传版。现在想想,如果我当时仅粗掠一眼就签版,或者签版后没再看改正情况,难免大错铸就!自己受处罚倒在其次,最终受损的还是报纸,是报社。

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如果说《临沂日报》是一条大河,浩浩荡荡奔流七十载,我就是其中一朵小小浪花,和广大同仁一道奔赴山海、逐梦浪潮,虽然微不足道,却不曾湮没……

牛耕

(牛耕,山东平邑县人,临沂日报报业集团传媒研究院院长,历任平邑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长,《沂蒙晚报》 执行总编辑、《鲁南商报》总编辑)

( 编辑: 徐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