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临沂丨深度融入淮海经济区 提升临沂区域中心城市影响力

临报融媒 2024-04-23 阅读次数: 10587

“全力提升城市能级,塑强区域中心城市影响力”是今年市两会明确提出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提升城市影响力,跳出“地级市思维”,开拓“区域性视野”是关键。为此,我市应当在全面考量区位条件、历史传统和基础优势的基础上,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加强与淮海经济区成员城市间的交流,在深度融入淮海经济区发展战略方面持续发力。

一、深度融入淮海经济区,我市面临良好的政策机遇

党的二十大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为加快推动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淮海经济区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2022年国家发改委明确将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列入国家重点区域编制计划,从国家层面助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今年年初印发的《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将临沂布局为区域副中心城市,并且首次明确提出支持鲁南经济圈向长三角靠拢,为临沂突破地市级思维“出圈”布局指明了目标方向。为此,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努力打造名副其实的鲁南苏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发力强化临沂与鲁南苏北及其他周边城市之间的协调协作,深度融入淮海经济区发展战略,是临沂抓住政策利好机遇提升城市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二、深度融入淮海经济区,我市拥有深厚的合作基础

作为中国最早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一,淮海经济区从1986年3月成立至今,已经走过38年的历程。虽然其间区域规划发生了多次变化,但是我市始终是淮海经济区的成员。淮海经济区自成立之日至2018年底,共举办了26届淮海经济区市长会议和22届顾问联席会。2019年至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已经连续举办了6届。在长期的交流合作中,临沂始终积极参与区域交流合作,与各兄弟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前,我市已经与淮海经济区4省10市间在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加快城市交通互联互通、深化城市产业协作协同、推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控、促进社会事业共建共享等方面形成了多领域的稳固合作关系,为进一步深度融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深度融入淮海经济区,我市地处优越的区位条件

从区位看,临沂在我国东部地区处于东西融通、南北通衢的重要位置。省内,临沂西北接济南,东连日照,与青岛、济南形成“等边三角形”,位于山东省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三圈”叠加之地,是鲁南经济圈向东开放门户,具有承接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辐射的良好位置优势;省外,临沂位于北京、上海两个国家特大中心城市的中间位置,北可承接京津冀都市圈的辐射带动,南与苏北接壤,紧临徐州,具有承接江南苏北产业转移的良好区位优势。从交通条件看,临沂东靠日照港、岚山港和连云港,京沪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新亚欧大陆桥铁路、沿海铁路大通道在临沂境内纵横交错,飞机场航线网络已覆盖全国主要省会机场和旅游城市,对6个国家开通15条国际航线,构成了方便快捷的陆海空立体交通主干网。良好的区位和便利的交通为我市推动区域内城市之间融合发展、加快淮海经济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创设了优越的基础条件。

四、深度融入淮海经济区,我市具备明显的产业优势

淮海经济区由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接壤地区的10个地级市组成,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宿州、淮北、商丘、枣庄、济宁、临沂、菏泽。在区域内,临沂经济总量大,整体实力较强。2023年,临沂的GDP总量仅低于徐州,居区内第2位。同时,临沂的产业比较优势明显。2023年,临沂第一产业增加值在10市中居第4位,第二产业增加值居第2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居第2位。特别是临沂商贸物流业及对外贸易发展更是在区域内居于相对领先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商贸业的发展,我市持续保持了中国北方重要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目前也是淮海经济区的重要物流枢纽城市。对外贸易连续多年区内领先,2023年,我市进出口总额1682.7亿元,稳居10市首位。明显的产业优势是我市加强区内合作交流、推动淮海经济区10市经济社会互融互促的最大底气和持续动力。

站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上,面对国家及山东省对于临沂发展的新布局新规划,我市深度融入淮海经济区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立足发展基础和未来潜力,我市需进一步明确在淮海经济区内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重点、重点合作领域,密切与区内其他9市的优势互补关系,在深度融入中全力提升城市能级,在展现新作为中彰显区域中心城市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在更大区域发展中“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奋斗目标。

王春玲 作者单位:中共临沂市委党校 

( 编辑: 高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