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对外工作必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以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方位,本着对人类命运和世界前途的终极关照,高瞻远瞩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三大全球倡议”,分别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人类社会破解世界难题、携手共创美好未来提供了中国方案,增添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力量。
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了题为《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首次富有创见地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了六大原则,即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全球发展倡议再次证明,中国作为世界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并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秉持开放包容的伙伴精神,以实际行动展现着中国作为全球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对各国人民而言,发展寄托着生存和希望,象征着尊严和权利。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直面贫富差距、发展鸿沟等重大现实问题,呼吁国际社会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和发展,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让发展成果为民所享,让每一片土地都孕育希望。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大公共产品,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强大物质力量。
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提出了以“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等“六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2月,中国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明确提出了维护国际和平安全的核心理念与原则、重点合作方向、合作平台和机制。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全球安全倡议的目的,是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旨在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推动国际社会携手为动荡变化的时代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蓄更多和平力量。
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首次富有创见地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呼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内容是共同倡导和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呼吁各国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抓住了世界各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的最大公约数,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画出了不同文明的价值“同心圆”,为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差异和意识形态分歧提供了精神纽带,为人类社会实现和平共处和互学互鉴提供了思想指引,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精神力量。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为人类社会何去何从提供更多思想指引和启迪。
罗秀娟 (作者单位:中共临沂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