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客户端讯 平邑县温水镇西北有个永西村,建于明朝。村北有一石崖,便是蒙山的重要关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明朝时期,有山大王曲大、曲二兄弟二人,在关口前安营扎寨,取名曲家庄。
曲氏兄弟纠集一伙乌合之众,占山为王。他们官匪沆瀣一气,以打家劫舍、敲诈勒索为生,欺男霸女,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他们将蒙山前关口这一带占为匪巢,还向过往的客商收取过路费,令客商苦不堪言。
一天,几个经常过往的南乡客商秘密商议,决定除掉这一祸害。他们告到官府,官府不予理睬。没有办法,他们只有来到村内,通过各种方式,找到受过曲氏兄弟欺压的几个乡亲代表商量计策。
“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二十多个客商赶着几匹马车载着货物,来到关口,只见两个大汉和几个匪徒把持着关口,手持板斧高声在喊。这两个大汉正是曲大、曲二,看见客商前来,便出来行事。
领头的大个子客商高声回道:“老乡,借借路行个方便,等我们把货物卖掉回来再上供便是!”
这时天色已暗了下来,曲大点亮火把迎上前恶狠狠地回道:“不行!过路是过路的,回来是回来的,不要啰嗦!”
“大哥,我们是南乡的,想去山后换点水果,你们要捎脚吗?”大个子故意装傻道。
“捎他娘的什么脚?都给老子留下买路钱!”曲大对着高个子客商怒吼。
“这位朋友,有话好好讲。”大个子客商一边说着一边下车向曲大走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猛然轮起了担子,向曲大砍了下去。这哪是担子,这分明是伪装成担子的长柄大刀。由于心急,大刀从曲大的头旁掠过,砍到了曲大的肩膀上。曲大急忙往旁边一闪,随后被其他匪徒护送回去了。
此时,后面的客商都抽出自己的长矛长枪,向曲二和其他匪徒打去。早已埋伏在村口的百名群众队伍,也都满腔怒火地投入了战斗中。
曲二和众匪徒被这突如其来的喊杀声吓得肝胆俱裂,只觉双腿发软,想跑都跑不动。不到半个小时,人们就干脆利落地解决了战斗,消灭了这个匪帮。
为了纪念这件事,取永远安定之意,曲家庄改村名为永息庄。曲姓后人觉得此名映射其不光彩的家世,后将村名的“息”字改为“锡”,永息庄变为永锡庄。1955年后,受简化字的影响和书写方便,变成了今天的“永西村”。
刘善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