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见新沂蒙丨通达路祊河桥:一桥飞架 通达四方

临报融媒 2024-09-18 阅读次数: 10655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间,沂蒙大地旧貌换新颜。“桥”,作为这座江北水城一道独特的风景,是临沂沧桑巨变的缩影。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仅有沂河上一座漫水桥供城区居民通行,到今天近20座大型桥梁飞架沂河、祊河等大河两岸。亚洲第一座大跨度异形拱连续梁桥,山东省第一座、中国第三座梭形独塔斜拉桥,创吉尼斯世界纪录“顶升长度最长的桥梁”……不断刷新着临沂智慧、临沂技术、临沂颜值。桥上车流滚滚,河面快艇穿梭,岸线人水和谐,成为亮丽风景线、绝佳观景台、惠民大通道、经济快速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生动展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沂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临报全媒体平台即日起推出“‘桥’见新沂蒙”系列报道,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桥”见沂蒙老区“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的铿锵步伐,“桥”见沂蒙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临沂客户端讯 初秋的晨曦,温柔地播撒在通达路祊河桥的塔柱上,为这座连接老城区和北城新区的宏伟建筑平添几分妩媚。桥面上,车辆川流不息,诠释着城市的强劲脉动;桥下碧波荡漾,两岸绿茵如毯,水光城色,好一派北方江南画卷。

通达路祊河桥。(刘笃龙 摄)

道路通,百业兴。

通达路祊河桥的前身——沂龙湾大桥,于1989年建成通车,是临沂城区祊河上较早的一座桥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流物流急剧增加,每天约3万辆车流量、高峰期每小时约3000辆非机动车造成的常态化拥堵,使其不堪重负。破旧立新,势在必行。

从2021年开工到2023年元旦建成通车,400多个日日夜夜,大桥建设者们付出了非比寻常的智慧、汗水和拼搏,打造出一座功能完善、质量过硬、造型优美的地标性景观大桥。作为通达路祊河桥工程的参与者,临沂市政集团七公司经理吴仕锋对建设过程了如指掌。他介绍,全新的通达路祊河桥需要在拆除的老桥原址中心线上重建。为最大限度减少桥梁建设过程中对市民交通出行的影响,建设者们先在老桥下游40米的位置,修建了一座临时保通桥,相当于拆一座老桥,建两座新桥。2021年12月12日,保通桥通车,顺利完成交通转换。随后,沂龙湾大桥于2022年1月成功拆除。伴随着2023年的新年钟声,“通达路祊河桥”完成了它的华丽蜕变,以全新的面貌屹立在世人面前,车辆通行效率大大提升。

通达路祊河桥主塔顺利合龙。(资料图)

吴仕锋说,从设计环节开始,建设者们就匠心独运,力求赋予桥梁新的生命和灵魂。通达路祊河桥采用“通达四方”桥型方案,以桥中心四根巨型塔柱汇聚一处的创意,既表达临沂是物流之都、交通便捷的特点,又和整条道路的路名呼应。四根塔柱所代表的“水之城、商之都、文之邦、山之韵”,更是对临沂城市特色的高度概括与精准提炼。

现浇箱梁钢筋绑扎。(资料图)

如今,双向八车道的通达路祊河桥,不仅是连接祊河南北两岸的重要交通枢纽,更是城区“三环十五射”骨架路网规划中的跨河关键节点。它的建成通车,大大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方便了群众生活,为城市扩容提质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通达路祊河桥北立交卧虎山隧道贯通。(资料图)

通达路祊河桥已成为许多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上班、下班都走两趟通达路桥,闭着眼睛也不会走错;周末,经常带孩子去老城中心的泰盛广场玩,通达路祊河桥是必经之路。”家住北城新区的市民王女士面带笑意说,“新桥宽敞又平坦,不管是开车还是骑行,都能感受它的便捷、畅快,还能欣赏两岸的美景,本身就是一种满怀愉悦的休闲。”

通达路祊河桥小档案

通达路祊河桥及两岸立交改造工程南起聚才路,北至北京路,全长1.725公里。主桥为四塔柱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全长822.9米,全宽55.1米,采用双向八车道城市主干道标准,主线设计速度为50千米/小时。两岸与滨河路和祊河路设置立交。其中,卧虎山隧道下穿通达路,接现状祊河路,隧道全长540米,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50千米/小时。


临报融媒记者 谭笑

( 编辑: 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