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风清露冷秋分到

临报融媒 2024-09-22 阅读次数: 96862

秋风渐凉,携着秋果熟透的馨香,又一个节气走来了——秋分。每年公历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时为秋分。

秋分像一把剪刀,将秋天分成了两半。汉代董仲舒所著的《春秋繁露》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二是在秋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将昼夜平分。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摄氏度以下,为物候上的秋天了。此时,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一次次南下,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所常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而在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份,秋分时节有时会见霜。

总体来看,时节到了秋分之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呈现出一片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景象。

“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据考证,我国很早以前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汉末崔寔所著的《四民月令》中记载:“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

因此,在这一时节,全国各地的农民均显得格外忙碌。东北地区开始收割水稻、玉米、高粱和大豆。华北地区秋收工作已经进入末尾,人们开始抓准时机播种小麦。对此,该地区还流传着不少谚语,诸如“秋分麦入土”“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麦种八月土,不种九月墒”等等。

古代时,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在这一天要祭月神。月神又叫“太阴星主”“月宫娘娘”“月光菩萨”等。

月神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在世界各国也很普遍,这是源于古人信仰中的天体崇拜。古人对月亮的盈缺抱有极大的神秘感,而月球表面上的不规则黑斑,又诱发出人们种种幻想。

在古代漫漫长夜里,月亮给人带来了光明。夜空中最明亮的自然是月亮,所以月亮又称“大明”,并常与太阳并称。汉字“明”字是个会意字,即“日月为明”。月亮以其光明,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便利,当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崇拜。

古时祭祀月神,是被列入国家典制的。《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神。

早在周代时,祭月的礼仪已经十分完备。周天子命人于北门外建月坛,名曰“夜明”。祭月所用牲和币皆为赤色,所奏之乐则与祭五帝用乐相同,以珪璧礼神。秦汉时期,祭月在皇家礼仪中继续传承。秦时,各地均建有日月祠。秦始皇曾祭日于成山,祭月于莱山。

汉武帝时,专设“太乙坛”祭日月,黎明向东方拜日行朝日礼,夜晚向西方拜月行夕月礼。

隋唐直至明清,历代皆沿袭秋分祭月的礼仪。明世宗时,还在北京修建“夕月坛”,专供天子于秋分设坛在夜晚祭祀月神,这就是现在的北京月坛公园。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为朝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的祭月礼仪,也逐渐流传到民间,并演变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功利性民俗活动。

与此同时,祭月的时间也发生了变化。由于秋分在农历八月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事情。所以,后来就将祭月的时间由秋分日移到了离秋分最近的满月日——中秋。

旧时,在秋分时节,我国农村的许多地区还有“走社”的习俗。这一习俗的形成,与秋社的产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秋社与春社相对应,源于古人所倡导的“春祈秋报”的理念。汉代以前只有春社而无秋社,汉代以后开始有春秋二社。

秋社日被定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即秋分前后。每逢秋社,无论官家还是民间,都要在这一天祭祀土地神,以感谢土地给人间带来的丰收。

旧时,逢社日,有钱或官宦人家在这一天要宴请宾朋。而农家人则流行“走社”,互送社饭、社酒。

在过去的农耕社会里,土地是农民唯一的资源。离开了土地,就无法生存。因此,农民的住所固定,环聚一处,守望相助,彼此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故而民间才会有“远亲不如近邻”之说。

秋社之时,一年的辛劳,已经得到回报,彼时愉快的心情无以复加。因此,各家各户都要拿出最丰盛的土产食品款待或馈赠邻里,从而形成了“走社”的习俗。

在“走社”的同时,民间通常还要进行各式各样的集会竞技、社戏表演,热闹非凡。到了近代,随着秋社习俗的日益式微,“走社”的习俗也渐渐地消失了。

但是,由秋社衍生出的社戏、庙会之类的民俗活动,至今仍在众多农村地区流传。

作者:矫友田

( 编辑: 张彩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