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见证丨守护初心火苗的沈安苗

临报融媒 2023-01-31 阅读次数: 8782

沈安苗老人出生于1930年。一件大红花毛衣和黑框眼镜,让鹤发童颜的老人显得书卷气和精气神十足。据沈安苗老人回忆,她1944年入党,1945年2月转正。当年的介绍人是张继善和沈月俊。又是一位15岁入党的老党员啊!看来,当年莒南县十字路镇沈家扁山村的革命氛围十分浓厚。老人介绍说,她很早就跟着两个哥哥加入了儿童团,后来大哥担任了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二哥当过民兵连长、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大姐夫参军牺牲在战场……他们都是最早入党的老党员。而她自己当过儿童团长、识字班班长、妇救会会长、村长……

说起当年,沈安苗老人的目光闪闪发亮。在儿童团,她站岗放哨、传递鸡毛信。后来成立了识字班,由村里识些字的沈木山老师教她们识字,后来她们更是“识仨的教识俩的”,把学文化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那时候她们白天开会,晚上上夜校。开会大多时候会到山上的桲椤棵子里去,那样既便于观察敌情,也便于掩护分散。到了战事吃紧的时候,她们就组织全村的人白天做军鞋,晚上推米磨面烙煎饼。常常是整宿整宿地不睡觉!老人说:“你看看吧,这一群是推碾的,那一群是推磨的,还有就着油灯纺线的,还有就着月光办饭的……”全村人就一个心思——就是为了赶制军粮和军需物品送到前线,不能让咱的战士挨饿、受冻。

老人说,有一年春,日本鬼子扫荡,她还曾打死一个日本兵,得到上级的表扬。那时,天天“扛着枪,带着手榴弹,扛大刀”。

老人说,那时她家住在道口西南,日本鬼子三天两头炸十字路。当时村民们都在田地里农忙,那个日本兵可能是迷路了,自己扛着枪走到了家西沟那边。沈安苗当时就担心这个鬼子若和大部队汇合了,她们村就要遭殃了,不能让他继续往村里走了!想到这儿,她从衣袋里掏出小手雷,拔掉保险,松开撞针杆,对着那个日本兵就扔了出去。她也没想到投得那么准,一声炸响后,那人没了动静。村民们在听到爆炸声后都就地趴下了,在地上趴了很久,直到烟雾散了,才敢扛着锄头、铁锨围上去查看情况。

沈安苗当时并没敢声张,她害怕被坏人知道了会连累家人,因为她当时还是秘密党员,所以她只是回来后,悄悄告诉了党组织的领导。后来,联防大队和乡公所曾给她发了一本书、一面旗子,让她把小旗挂在门上,还表扬了她英勇的行为。

老人说,解放战争年代,她曾救护过一名叫“王庆华”的伤兵。解放后,这位战士还专门到莒南县来找她表达感激之情……

这些往事听在耳中,仿佛有月色落在碾盘上的声音、有吱吱呀呀推车运送军粮的声音、有石碌碡碾过麦场的声音、有炮火硝烟轰鸣的声音……潮水一样,哗啦哗啦来了又去了,却在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听着老人的讲述,我不禁对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和那个村庄、那段岁月,肃然起敬。

新中国成立后,沈安苗参加了莒南大山前的青年干校考试,全县50多人去考试,她们村就考上了她一个人。她自己分析,可能是因为自己是老党员的原因,又或者是因为她文化课中的算术学得不错。她在心里很感激这次考试。当时干校分班是按工作方向分的,一共4个班,前3个班主要定向银行、医院等单位,沈安苗所在的班级专业是农业。

上了两年干校,又在县城的十字路镇戏楼进修了大半年,毕业后的沈安苗被分配到了位于涝坡村的被服厂,厂里主要为前方部队制作军装,她负责统计数量等后勤工作。三个月后,按上级指示,组织沈安苗这一批学生干部随军南下。沈安苗做好了南下的准备,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这让她兴奋和期待。没想到她的母亲听到消息后,连夜从老家赶了过来,找到被服厂的毛厂长苦苦哀求,就是不愿意让沈安苗南下,毛厂长只好无奈地同意了沈安苗跟着她娘回家了。

人生的转折,有时候大概就从一个简单的决定开始吧。沈安苗跟着娘回家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大她7岁的丈夫。当时他也是老党员、南下干部,后担任过区公所书记、公社书记等,对她很好,她也觉得找到了依靠和归宿。两人共同育有三子二女,孩子们也都继承了父母身上淳朴、善良、正直、宽和的优秀品质,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很争气,在各自的领域独当一面,把各自的小家庭也都经营得和和美美。

老人说,她现在享受着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的待遇,过年过节政府都有人来看望她,自己每天都觉得很知足、很感激。老人平时看看书、看看报,没事去广场上转转,老邻居、老姊妹们聚在一起拉拉呱儿,一日三餐子女们也都照顾得挺好的,过年过节孙子孙女们绕膝欢娱……

“当年,没白出力!”望着老人平静而慈祥的面容,听着如此平实却感恩的话语,心中再次涌起热流。或许正因为这样守素安常地淡然处世,才可以让这位经历过战火硝烟的老革命者,一直平安健康。

我问老人还能想起以前的老歌么?她说那时候天天把那些歌挂在嘴上,如今这乍一问,反倒怎么都想不起来了,说完还像小姑娘一样腼腆地笑了。老人自己笑了一阵,想想又说:“我给你唱一个《弹起心爱的土琵琶》吧,词记不全了,但调儿还想着——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我们扒飞车那个搞机枪,撞火车那个炸桥梁,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

挥别沈安苗老人和她的家人,看见家门口一株粉紫色的小花正开得亮丽,正如老人的名字:安苗,安住当下,守护初心火苗。识曾经的好,感当下的恩,守护初心,只管向前。这大概是老人的健康秘诀。

( 编辑: 李济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