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会客厅丨杨文学:书写沂蒙,是我至高无上的使命

临报融媒 2024-01-29 阅读次数: 18362

我是先接触、学习杨文学老师的作品,而后走近并熟悉杨文学老师的。他的散文《鹅殇》,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和真情动人的细节不但让我难以忘怀,居然还创造出被上百家刊物选载的记录,并入选2013年广东高考试卷;他的报告文学更具特色,正如兰州作协学院派研究后所言:杨文学的报告文学语言富有激情,他善于用诗意的句式调动读者的情绪,让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一部《沂蒙长风》让我一读再读,他的乡村拉呱式的语句,勾勒出故事的轮廓,用最简单的句子让人物玲珑鲜活起来。小说《地契》等多次登上刊物头题。被选刊选中,长篇小说《错地》更是赢得读者的好评,时隔20年再读这部作品,依旧觉得亲切。他的作品具有鲜活的语言特征和强烈的故事色彩,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如反映苍山30万菜农下江南的长篇《苍山三农》,被他自己改编成30集电视连续剧,在央视八套播出。由他的中篇小说《羵羊之春》改编而成的电视剧荣获省第三届“五个一”精品工程奖等。

沂蒙坚定的书写者

一位作家在一个领域内创造出成就不难,但杨文学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电视剧几个领域都有不凡的突破实属难得。更为难得的是,近40年来,他一直坚守沂蒙写作,被誉为“沂蒙的歌者”“为蒙山沂水写史记的人”,更是难得。

《血性》《跪拜沂蒙》《沂蒙山小调》(上卷)《百年沂蒙》(上下卷)……当我走近并一次次细读这些沂蒙巨著的时候,心中升起的,是更多的敬重和油然的敬意。

“我过去近四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和今后十年的创作规划,所反映的都是沂蒙精神主题下的沂蒙文化,因为沂蒙养育了我,这片土地上的文化至深至纯。”杨文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杨文学老师出生在费县汪沟镇一个叫杨家峪的小山村(今属兰山区),该村与《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白石屋直线不过十多公里。“我出生的地方,就是抗日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个碉堡,我虽然出生于1963年,但革命战争年代蒙山沂水的那些人、那些事儿,那里的一草一木,都烙印在我的灵魂深处,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是的,19岁师范毕业当上小学教师,26岁时成为电视台记者,他经常骑着一辆自行车,开始走访沂蒙山,这一走就是10年。10年里,他穿行在沂蒙的大街小巷、山间沟壑。沂蒙的每座山、每个村,甚至每棵知名大树,他都了然于心,更遍访了数百位沂蒙大地的老人。“这些老人,有的是革命老战士,更多的是沂蒙大地上参与抗战的普通人民,他们的讲述,构建了我对沂蒙精神的最初理解,也成为我之后文学创作的最主要的源泉,只要拿起笔,沂蒙大地上我的乡亲们就出现了,我知道,沂蒙精神已经成为我的文学创作中永远的话题了。”一谈起沂蒙和沂蒙的创作,杨文学老师便滔滔不绝。

是的,从《苍山三农》,到《跪拜沂蒙》《沂蒙长风》《使命》《沂蒙山小调》,再到《百年沂蒙》;从王保胜,到刘嘉坤,再到赵志全……勤奋高产的他,每一部作品的书写,每一位人物的塑造,都从不同层面向世界宣传沂蒙、推介沂蒙,多样化、多角度地展示沂蒙底蕴,每一部作品读来无不带有沉甸甸厚重的历史感、时代感、使命感。尤其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作家协会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策划的重要选题、80万字的《百年沂蒙》和山东省传统文化中线项目《沂蒙山小调》,都是以行走的姿态,述说了沂蒙大地百年间的血泪悲喜,使得很多被忽略或遗漏的历史细节在民间记忆中复活。不但有重新审视历史、审视历史人物的意味和价值,亦是对革命传统、高尚精神及人格的一种弘扬与倡导。内容生动丰富,赋予了作品庞杂而丰富的内涵,具有很强的文学感染力和自身殊异的价值。

沂蒙精神的挖掘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要求文艺工作者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40年来,杨文学创作了10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在创作数量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的长篇报告文学仅被大型文学期刊《中国作家》就刊发了《太阳梦》《苍山三农》《大转移》等6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长城》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600万字,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18部,作品屡屡斩获各类大奖,足以说明所达到的高度。

只要细读,总会从他的每一部作品中,读出蕴含其间的沂蒙精神,这是杨文学老师作品最与众不同之处。读70万字的长篇小说《沂蒙山小调》,总会对抗战英烈孤儿高廷光被捕后,王保胜带着3块银元,找到一位开招待所的外地女同志彭大娘帮忙营救,彭大娘闯进伪军驻地的故事情节令人印象深刻。杨文学是讲故事的高手,他总是善用鲜活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于不动声色中为读者呈现出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的博大内涵;在塑造九间棚刘嘉坤时,当问到“外出100多万元的讲课费在哪里”时,刘嘉坤笑了一下说:“兄弟你看,我建了一个党员图书馆。”每次外出讲课的收入,他都记好账,交给村里,用来给党员干部、全体村民买书看。仅仅这一个细节,沂蒙精神便在一名农村老党员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些细节,不用心去挖掘,是很难找到的,更别说打动读者了。

所以,在杨老师的作品中,无论是读者们耳熟能详的恶匪刘黑七,还是九间棚的刘嘉坤书记、或者我们时代楷模赵志全;无论是我们全国的典型厉家寨,还是我们时代改革的物流批发城、还是沂蒙精神的横空出世,甚至是白衣执甲的抗疫英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怎么选取、如何写出特色,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但杨老师选取的点不但都恰到好处,写出来也让人过目不忘。

“沂蒙精神,怎么挖掘都不够。”在谈到未来的创作时,杨文学老师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从2015年开始,我有一个十年创作规划,就是‘沂蒙精神三部曲’。长篇纪实文学《沂蒙山小调》是三部曲的第一部、70万字的两卷本,讲述沂蒙精神发端于革命战争年代,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民群众一心紧跟党,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全国解放。”作品出版后就获得山东省“五个一工程”奖,成为“学习强国”上的读本,并被改编成50集剧本。

杨文学老师说,他的第二部将深入挖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不屈不挠的斗志与贫困作斗争,使山河面貌焕然一新的沂蒙精神。为此已经采访积累了大量素材,包括20世纪60年代沂蒙人民兴修水库、改造家园的鲜活的事例。而他的第三部,将主要聚焦改革开放新时期,书写那些沂蒙人民敢为人先、甘于奉献、开拓进取,将昔日的“四塞之崮”发展成为商贸名城、物流之都的故事。

精神无价,未来可期

“沂蒙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它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沂蒙精神的内涵在不断丰富。”

已经从山东省作家协会专业创作岗位上退休的他,正在创作一部反映沂蒙新时代的阵痛和嬗变的长篇《十年激荡》,《沂蒙山小调》中、下部四卷本150万字的创作也在他的计划中。

杨文学认为,沂蒙精神的赓续就像家族传承,“需要一代代人去挖掘、去提升、去弘扬。”当我看到他的儿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杨牧原的《我的爷爷是英雄》《国家行动》《沂蒙商人》等作品时,我的心中,不由升起由衷敬意和感叹:沂蒙精神,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弘扬和挖掘,而杨文学老师,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站在了精神的高处!

正如省委党史研究院和临沂市委党史研究院编撰的《沂蒙精神志》里所言:杨文学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的作家,他以文学的叙事对沂蒙文化的挖掘为沂蒙精神的弘扬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值得我们期待。

张岚

( 编辑: 李济华)
相关新闻